送刘十三南游

决决汴河流,橹声过晚浦。

行客问吴山,舟人多楚语。

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

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

形式: 古风

翻译

汴河的水声潺潺,傍晚的渡口传来船桨声。
旅行者询问着吴山的方向,船夫们大多说着楚地的方言。
春天深处紫兰花盛开的地方,夏季早早地迎来黄梅雨季。
此时应该吟诗赏景,借此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

注释

决决:形容水流声。
汴河: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今河南开封一带。
晚浦:傍晚的水边码头。
行客:旅行的人。
吴山:泛指江南地区的山,如苏州的吴山。
楚语:指楚地方言,这里可能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紫兰泽:长满紫兰花的沼泽地。
黄梅雨:江南地区特有的梅雨季节。
赋登眺:赋诗或登高远望。
聊以:姑且,暂且。
羁旅:旅途中困顿或漂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送刘十三南游》。诗中描绘了汴河夜晚流水声和船夫的楚地方言,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景。诗人通过春天紫兰泽的盛开和夏季黄梅雨的提前到来,寓言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最后,诗人借此景色和气候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南游的祝愿,以及借登高远眺来暂时忘却旅途的羁旅之苦。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欧阳修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刘秀才归河内

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

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

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

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

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

还家宁久留,方言事征轭。

形式: 古风

送刘学士知衡州

杨子懒属书,平居惟嗜酒。

一沐或弥旬,解酲须五斗。

淡尔轻荣利,何常问无有。

忍忆四马归,行为一麾守。

湘酎自古醇,醽水闻名久。

簿领但盈几,圣经不离口。

湖田赋稻蟹,民讼争垄亩。

兀尔即沈冥,安能知可否。

聊为寄情乐,岂与素怀偶。

藏器思适时,投刃宁烦手。

行当考官绩,勿复困罂缶。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吕夏卿

始吾尚幼学弄笔,群儿争诵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发,公初相见犹埃尘。

传家尚喜有二子,始知灵珠出淮滨。

去年束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

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

尚书礼部奏高第,敛衣襆砚趋严宸。

曈曈春日转黄伞,蔼蔼赋笔摛青云。

我时寓直殿庐外,众中迎子笑以忻。

明朝失意落人后,我为沮气羞出门。

得官高要几千里,犹幸海远无恶氛。

英英帝圃多鸾凰,上下羽翼何缤纷。

期子当呼丹山凤,为瑞相与来及群。

形式: 古风

送孙秀才

高门煌煌赫如赭,势利声名争借假。

嗟哉子独不顾之,访我千山一羸马。

明珠渡水覆舟失,赠我玑贝犹满把。

迟迟顾我不欲去,问我无穷惭报寡。

时之所弃子独向,无乃与世异取舍。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