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七星岩下采莲花,莲花人面照明霞,昔年湖水注东斜。

谁凿渠,绕城左。缘东堤,顾复我。泛莲舟,出江头。

摇慢橹,溯安流。千斯年斯,绎子之绵斯。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采莲人在七星岩下的湖畔采莲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宁静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活动巧妙融合。

“七星岩下采莲花”,开篇即点明地点,七星岩作为背景,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壮丽。莲花与人面相映,不仅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也暗示了采莲人的形象,仿佛与莲花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莲花人面照明霞”一句,通过“照明霞”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绚丽与美好,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昔年湖水注东斜”,通过“昔年”二字,诗人将时间的维度引入,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湖水的流向变化,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这种对时间的思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层次。

接下来,“谁凿渠,绕城左。缘东堤,顾复我。泛莲舟,出江头。摇慢橹,溯安流。”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腻地展现了采莲人的日常活动,从凿渠到泛舟,从顾复自我到溯流而上,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这些动作不仅描绘了采莲的过程,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千斯年斯,绎子之绵斯。”这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望了时间的长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采莲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完美结合,传达了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落

梅花落尽端州道,鹧鸪啼乱春山晓。

女郎两两踏歌行,愁杀嫣绵堤畔草。

堤畔草,使君车,三年为政乐何如。歌且谣,来趁墟。

形式: 乐府曲辞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罗旁绿水恶风波。

深潭静夜舞蛟鼍,豺狼白昼血人多。

血人多,将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战城南

战城南,烽燧举。

罗旁贼首猛如虎,陈侯歼之不一鼓。

追奔逐北无遗侣,显显戎功上军府。

谗烁金,毁销骨,盖世英猷竟埋没。

寄语凡夫莫鞅掌,烈士报国安图赏。

中流屹石对贞心,年年岁岁,恶浪崩腾任消长。

形式: 乐府曲辞

越人歌

今日何日兮,维舟崧台。客从西方兮,以酒浆来。

清歌互劝兮,乐极增哀。

绿江碧树兮发旧枝,望南山兮白云飞。

白云飞兮天欲晚,王孙游兮何时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