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其一)

日压城烟光少留,朝昏应似我悠悠。

人生百岁今已半,世故万端无几求。

学道初闻灭正受,深居不赋畔牢愁。

尚须一舸轻波上,自咏新诗送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阳光压低了城中的烟雾,白天黑夜都像我一样漫长。
人活百岁如今已过半,面对世间纷繁,所求寥寥无几。
初学道时听说消除烦恼,深居简出不写忧患之诗。
还要乘一叶小舟在轻波上漂泊,独自吟咏新诗度过余生。

注释

日压:阳光低垂。
城烟:城市中的炊烟。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世故:人间的世事和经验。
灭正受:消除烦恼之道。
畔牢愁:边界的忧虑或困境。
舸:小船。
白头: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秋怀二首·其一》。张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生活观察著称,这在这短小的四句中也有所体现。

诗中的“日压城烟光少留”一句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绸,日照使得城中的烟雾显得更加朦胧,而这种景象似乎与作者内心的感受相呼应。紧接着,“朝昏应似我悠悠”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自己的无限哀伤,仿佛晨曦延绵不绝的模样,如同他自己漫长而又悠远的情愫。

“人生百岁今已半,世故万端无几求”两句则是对生命有限与世事繁杂的一种感慨。作者以“人生百岁”作为时间的尺度,暗示了个人的生命旅程已经走过了一半,而对于纷繁复杂的人世间的事物,则表现出一种淡然和放弃,不再有太多的追求。

“学道初闻灭正受,深居不赋畔牢愁”两句则是作者对自身修炼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这里的“学道”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道德或文学艺术的追求,而“初闻灭正受”则表明了他对这些事物最初的接触与理解,带有一种深刻而又沉重的心情。而“深居不赋畔牢愁”则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生活状态,其中可能包含着诗人对于外界的某种隔绝和内心的忧虑。

最后,“尚须一舸轻波上,自咏新诗送白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寄托。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他仍然希望能够乘坐一叶轻舟,在轻柔的波涛中前行,同时,也许是在用自己的诗歌来抒写晚年之情,送别自己逐渐老去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的位置与意义的一种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种木芙蓉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未如蜀国城边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定乏雄蜂来慰藉,应与寒菊伴丰容。

敢同出水方新句,空自长吟负老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四)

恩诏新颁导从仪,夹涂无复走乌衣。

竞纡紫雾更袍色,仍有黄金上带围。

翠幰翩翻风易暖,雕槃璀璨日争辉。

沙堤瞩目人人说,小相行看接轸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三)

柳丝摇曳拂堤沙,瑞气中藏上相家。

风动五云迷御俎,香从双阙赐天花。

仙韶合奏尘飞尽,中使宣斟日未斜。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二)

重屋雕甍势欲翩,睿题藻翰揭中天。

秪缘吉德存方寸,乃尔丛霄格大圆。

传自孔门皆一道,稽诸说命合三篇。

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