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月夜坐梧桐庭院中,秋影满帘,花阴如梦。黯然赋此,不自知其销魂也

一庭香雾。卷入红帘去。檀板玉箫无意绪。

閒杀秋宵如许。碧梧影落沉沉。冷萤飞照秋心。

欲向曲阑微步,愁他满地花阴。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一幅月夜梧桐庭院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一庭香雾”,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氛围,香雾缭绕,仿佛整个庭院都被一层轻柔的香气所覆盖,为后续的场景铺垫了基调。

“卷入红帘去”,红帘随风轻轻摆动,将香雾卷入其中,这一动作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温暖与柔和。

“檀板玉箫无意绪”,檀木制成的乐器与玉石制成的吹奏工具,在寂静的夜晚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韵律,没有了演奏者的热情,显得有些寂寥。

“閒杀秋宵如许”,如此漫长的秋夜,却因无人欣赏而显得格外漫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空虚的无奈。

“碧梧影落沉沉”,碧绿的梧桐树在月光下投下了深沉的影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冷萤飞照秋心”,冷光闪烁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照亮了诗人的心境,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思绪。

“欲向曲阑微步,愁他满地花阴。”诗人想要沿着曲折的栏杆缓缓行走,却因担心踩踏到满地的花阴而感到忧愁,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惜以及对破坏这份美好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琐碎的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荷花生日,集李子虎光禄丈柳堂

溪南雨过青阴冻。钩帘唤起閒鸥梦。移席近银塘。

风裳闻水香。碧筒清酹酒。愿祝花铜寿。

佳会自年年。来寻李谪仙。

形式:

宴桃源.花语楼与内子夜话

楼外红蕉风定。月上海棠初醒。

微觉玉壶香,刚熟绿华春茗。人静。人静。

凭遍一栏花影。

形式:

罗敷媚

朝来悄把红窗启,见汝梳头。见汝回眸。

轻卷罗帏挂玉钩。晚来悄把红窗掩,为我句留。

为我含羞。道是良缘却种愁。

形式:

罗敷媚

分明认得仙模样,只隔银屏。斜背银镫。

未敢人前唤小名。添香捧砚非閒事,艳福难胜。

好愿难成。谁赚红儿豆几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