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伐遗披云图

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

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

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

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窍。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田郎是个有眼光的人,他会懂得在云中高歌吟咏。
翱翔还未离开参星的领域,俨然先生起初并未嘲笑。
我们暂且谈论书法和诗文,何必计较金银粟米的精妙。
真正的价值早已显现,这正是关键之处,是智慧的源泉。

注释

田郎:指有见识或品味的人。
具眼:有眼光,识货。
会遣:懂得如何去做。
披云啸:在云中高歌吟咏,比喻超脱世俗。
翱也:指翱翔者,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绝参:离开参星的领域,古人认为参星与文学才华有关。
俨公:可能指某位尊贵或严肃的人物。
初不笑:起初并未嘲笑。
聊须:姑且,暂且。
论翰墨:谈论书法和诗文。
宁数:岂止,何必。
金粟妙:金银粟米的精妙,比喻世俗的财富。
全体:全部,整体。
见前:显现出来。
大是:非常,极其。
顶门窍:关键,智慧之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农夫和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田郎具眼人”描写农夫具有慧眼,能够洞察事物;“会遣披云啸”则表明他懂得如何驱使云雾来去自如。

接下来的“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一句,通过对比天上的星辰和农夫的表情,暗示农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的豁达与宁静。诗人在此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则转向对艺术创作的讨论,诗人认为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形式,更重要的是捕捉到内在的精髓和美感。这里的“金粟”可能指代珍贵的事物或高雅的才华。

最后,“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窍”一句则强调了诗人对整体艺术造诣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敬畏之心,认为艺术作品就像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令人肃然起敬。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自然美景和艺术创作的讨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尊重,以及对生活美好的一种鉴赏态度。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由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鸟声已迎一百五,野径微行谁复嗔。

放饭要穿花底屐,捐书聊著头上巾。

老夫踽踽只白眼,烂蕊细细徒青春。

凭仗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白发

白发不奈短,青春何太奇。

酒尊花雨后,茶鼎柳绵时。

瘦苋枯肠惯,清香老鼻知。

胡床元自稳,羽扇未应迟。

情话要可纪,吾人真自痴。

且挥孙氏麈,更费阿弓麋。

稍觉燕迎社,莫嗔莺哺儿。

老夫行去国,船掠涨淮湄。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石恪画醉僧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买菊

偶烦孔方兄,聘此高妙姿。

粲然顾我笑,佳哉今何时。

维摩初不病,坐获大奇胜。

便拈楖栗来,祖师有律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