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巴山买舟

年来机事付沙鸥,湖海萍蓬觉倦游。

千里白云关我恨,一江流水替人愁。

快闻飞桨健于马,底问前滩吼似牛。

枕藉舟中君莫叹,人生何日不虚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近年来,我把世事都交付给沙鸥,湖海漂泊,感到厌倦了游荡。
千里之外的白云承载着我的怨恨,一江流水仿佛代替我诉说着忧愁。
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比马还要快,又何必问那前滩的涛声是否如牛吼一般。
在舟中枕着休息,你不必叹息,人生何时不是在虚无的舟上漂泊呢?

注释

机事:世事。
沙鸥: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
湖海萍蓬: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倦游:厌倦了游历。
白云:象征远方或无法触及的事物。
关我恨:承载着我的怨恨。
流水替人愁:流水似乎能表达人的愁绪。
飞桨:快速划动的船桨。
健于马:比马还快。
前滩吼似牛:形容涛声之大。
枕藉:枕着休息。
虚舟:象征人生的不确定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虚幻的思考。开篇两句“年来机事付沙鸥,湖海萍蓬觉倦游”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诗人自身对于生活的疲惫与不满。接下来的“千里白云关我恨,一江流水替人愁”则抒写了诗人对远方所怀之情和心中积累的忧愁,这里的“白云”和“流水”都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以下两句“快闻飞桨健于马,底问前滩吼似牛”则是对行舟速度的描述,通过对比飞桨声响与奔马之势,以及询问水流之声如同吼叫的牛,只能感叹自然之力的强大。

最后两句“枕藉舟中君莫叹,人生何日不虚舟”则是诗人在舟中枕藉时的一种感慨和自问。这里“虚舟”喻指的是人生的无常与不实,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立夏前五日出郊送春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

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

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

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

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形式: 古风

乔松歌

华阳有乔松,直干千丈强。

盘根据厚土,劲直凌秋霜。

不知种者谁,拱把由羲皇。

不受秦人封,铁立心慨慷。

下有青牛蹲,中有琥珀藏。

长恐蛟龙姿,夜逐雷雨翔。

我愿为胎仙,高风下相羊。

共此清与高,保此坚与刚。

共闻尧舜君,至治垂衣裳。

玉帛交万国,朝觐开明堂。

我愿为榱桷,翼松为栋梁。

斲此冰雪根,绘画施青黄。

万古永不朽,长久天日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和陈起予二首(其二)

一诵君诗一点头,华摛春艳气凌秋。

耳边厌听两蛙部,眼底新誇五凤楼。

花信风残生酒兴,竹枝歌罢动闺愁。

兰亭已近浮觞节,先把归期话置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刘氏内政及二宠同孕

中秋过后才十日,广寒侍人遭谴谪。

堕在人间富贵家,依前不离姮娥侧。

刘郎风流世所无,醉中饮啖无精粗。

三胎闻已俱孕秀,次第门外连悬弧。

老子释氏亲抱送,想应屡入维熊梦。

我今预作弄璋书,君须早办汤饼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