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怀彰宪侯

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黎崱所作的《重九怀彰宪侯》。诗中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首联“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诗人感叹自己长时间没有登山临水,赋诗抒怀,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那满枝的菊花。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常常被用来寄托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颔联“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诗人回忆起与故友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们或许曾在马上哭泣,或许是共同举杯畅饮,但那些细节已经模糊不清。这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

颈联“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诗人意识到岁月不饶人,双鬓已渐斑白,青春不再,因此要珍惜当下,把握时机,享受生活。这里的“一樽”指酒杯,象征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尾联“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变化,蜜蜂和蝴蝶忙碌地采蜜,似乎知道春天的到来,而明月秋风则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好付谁”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似乎在说这些美好的事物,现在却无人共享。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

黎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居爱州。九岁试童科,为侍郎,佐净海军节度使陈键幕。从键降元。官至佥归化路宣抚司事。有《安南志略》

  • 字:景高
  • 号:东山
  • 籍贯:元安南国

相关古诗词

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

桂林南去接交州,椰叶槟榔暗驿楼。

使者持书行绝域,侍郎鞭马照清秋。

元年诏下黄龙汉,九译人归白鲤周。

便化文身作章甫,归来陆贾说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广文傅与砺佐天使安南

尚书文史济时才,匹马仍随使客来。

沧海龙飞天子诏,青冥鹤下赵王台。

诸溪篁竹参差动,五岭梅花准拟开。

政使风烟殊百粤,未应佳句不能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安南国王

明河秋露照华篸,天雨仙花优钵昙。

恩重鹏程转溟北,丹成鸡犬在安南。

长生籍内千秋八,善乐堂中七月三。

白发门徒珍重意,流霞拍手借春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用载道韵晚游郎中湖

疏苇长堤接短篱,日来湖上欠支离。

鸥边人立城阴晚,柳外花明水净时。

世事纷纷惊倦眼,客怀草草说新诗。

荒祠为喜文翁笑,醉酹乾姜一片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