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五)

清跸郊宫寂,春游苑籞荒。

城中屠各虏,殿上左贤王。

紫塞连元菟,黄河界白羊。

舆图犹在眼,涕泪已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感事(其五)》。诗中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感慨。

首句“清跸郊宫寂”,描绘了皇宫外的寂静,皇宫内可能已经空无一人,显示出一种肃穆而冷清的氛围。接着,“春游苑籞荒”一句,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此处的皇家园林却显得荒芜,与自然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国家的衰败。

“城中屠各虏,殿上左贤王”两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城中遭受敌军屠杀,宫殿之上则有敌方的将领坐镇,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和统治者的无力。

“紫塞连元菟,黄河界白羊”描绘了边疆的战事,紫塞和黄河分别象征着北方和西部的边界,元菟和白羊则是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谓,这两句通过边疆的战事,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最后,“舆图犹在眼,涕泪已沾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无奈和痛心。尽管地图上的版图依旧,但现实中的国家却已满目疮痍,诗人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感事(其六)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

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

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感事(其七)

传闻阿骨打,今已入燕山。

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

边军严不发,驿使去空还。

一上江楼望,黄河是玉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京口即事(其一)

白羽出扬州,黄旗下石头。

六双归雁落,千里射蛟浮。

河上三军合,神京一战收。

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京口即事(其二)

大将临江日,匈奴出塞时。

两河通诏旨,三辅急王师。

转战收铜马,还兵饮月支。

从军无限乐,早赋仲宣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