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行

出门不问途,但随流水去。

流水自西山,水尽行当住。

名园古刹贵家村,往往清溪恰在门。

此去亭台谁最好,春来丝管日相喧。

亭台丝管时时变,一人一意看无厌。

谒告新辞鹓鹭行,明朝又上麒麟殿。

年年绿树摇春风,一道清溪掩映中。

幽赏供人三十里,潺湲又出凤城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西郊的自由与闲适之感。开篇“出门不问途,但随流水去”,展现出诗人随性而行,不拘泥于路径的传统文人风范。接着“流水自西山,水尽行当住”则以流水为引,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名园古刹贵家村,往往清溪恰在门”两句,描绘了沿途经过的美丽景致,无论是名园、古刹还是富贵人家的村落,都与清澈的小溪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些美景的喜爱,“此去亭台谁最好,春来丝管日相喧”,不论是亭台楼阁还是春日里的丝竹之声,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妙乐章。

接下来,“亭台丝管时时变,一人一意看无厌”揭示了诗人对这些变化的欣赏和喜爱,无论景色如何变换,他都能从中找到乐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豁达。最后,“谒告新辞鹓鹭行,明朝又上麒麟殿”,通过描述诗人辞官归隐与再次入仕的矛盾心情,展现了他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

“年年绿树摇春风,一道清溪掩映中”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绿树与清溪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理想世界。“幽赏供人三十里,潺湲又出凤城东”则以“幽赏”点明了诗人对这份静谧与美好的深深珍视,而“潺湲又出凤城东”则预示着这份美好不仅局限于眼前,而是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82)

王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卧佛寺

别院对回廊,修门锁花木。

无人自开谢,虚堂满芬馥。

清风不须呼,翛然在深竹。

试就绳床眠,为待烹茶熟。

静抚座中琴,流泉韵空谷。

前山未须往,欲留佳处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平坡寺

绝磴凌苍霭,禅宫锁翠微。

问途时误往,览胜足忘归。

独在诸天外,杳于尘世违。

黄村来处见,不觉夕烟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碧云寺泉

两螭相吐吞,水气清人骨。

截浇竹里花,分映岩前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望湖亭三首(其一)

平畴门外春雨,远寺山西夕阳。

柳暗溪桥辇路,水肥穜稑江乡。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