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泽的《姑苏感事二首(其一)》以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感慨。首句“百二山河已失扃”,描绘了国家山河沦丧的严峻形势,"扃"字形象地传达出封闭、失守之意。次句“孤城独战血魂腥”进一步强化了孤立无援的战斗场景,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第三句“覆蕉鹿在宁非梦”,借用“覆鹿之喻”,暗示了现实的混乱与迷茫,仿佛连基本的真相都难以辨识。第四句“篝火狐鸣竟不灵”,则借古人夜间传递紧急消息的方式,表达出即使采取行动也似乎无效的无奈。
第五、六句“既与群雄争帝鼎,忍随降虏到皇廷”,诗人表达了不甘心屈服于敌手,宁愿坚守抗争也不愿成为投降者的决心。最后两句“致身早得归麟阁,应共长驱下建瓴”,以“麟阁”象征朝廷功勋,表达了诗人期望早日建功立业,以决胜的姿态收复失地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自我期许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