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高阳台·题百蝶图》由清代诗人毕景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百蝶图景。诗中以蝴蝶为载体,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深情与追求。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开篇即以轻柔之语描绘蝴蝶的形态,仿佛它们是大自然中最柔软、最精致的艺术品。接下来,“看他妩媚难禁”一句,将蝴蝶拟人化,赋予其独特的魅力和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蝴蝶在花间穿梭,既自由又神秘,仿佛是大自然中的隐秘使者,悄悄地在花丛中留下它们的足迹。这种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与和谐。
“香闺午倦抛书卷,把滕王、图画重寻”,诗中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午后,一位女子在香闺中抛开书卷,重新寻找艺术的灵感。这里不仅展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倚晴窗、搦管裁笺,点粉涂金”,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晴朗的窗边,拿起画笔,精心绘制的画面。她不仅在描绘蝴蝶,也在创造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再现,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笑余亦有丹青癖,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未能找到真正理解和支持者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动人。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
“葛衣又逐东风化,捲湘帘、闲煞金针”,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葛衣随风飘散,湘帘轻轻卷起,金针闲置一旁,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时间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最后,“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诗人欣喜于今日能够见到这幅百蝶图,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和欣赏之情。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