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其十四)

见说苍梧杳霭间,风波帝子几时还。

胡沙恨是无湘竹,泪洒千行不作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昭君词(其十四)》,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见说苍梧杳霭间,风波帝子几时还”这两句,诗人以苍梧之景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地方,常与湘妃、湘君等神话人物相关联,这里借以象征昭君的故乡或精神归宿。

“胡沙恨是无湘竹,泪洒千行不作斑”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胡沙,指的是边疆的荒漠,这里的“胡沙恨”既指昭君远嫁异域的悲痛,也暗含对边疆动荡不安的忧虑。湘竹,即湘妃竹,传说中湘妃的眼泪滴在竹上,竹子便化为斑点。然而,在这句诗中,“泪洒千行不作斑”,意味着昭君的泪水虽多,却未能如湘妃般留下斑驳的痕迹,暗示着她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或是命运的不公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命运的感慨。罗洪先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又富含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昭君词(其十五)

八月天山雨雪重,梦中犹记采芙蓉。

当时水殿争凉处,同伴如今可忆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昭君词(其十六)

夜夜秋风帐外惊,黄河东去带悲声。

无情只有西流水,下陇何因诉不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昭君词(其十七)

天无穷尽地无边,此日愁心亦复然。

赖得琵琶解传语,凄凉惟有后人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西湖图

一宿危楼俯万峰,满湖渔火五更钟。

开图空忆当时景,却有何人识旧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