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五首(其五)

且系兰舟上小坡,闲看春社杖横拖。

数家白板鱼鳞屋,几道青渠燕尾波。

灯烂漫,舞婆娑。朱颜暂借酒微酡。

小儿何似香山妪,爱听衰翁赤壁歌。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首句“且系兰舟上小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闲的场景,诗人如同在小山坡上系好船,准备享受片刻的宁静。接着,“闲看春社杖横拖”一句,通过“闲看”二字,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春社的活动与杖的横拖,都成了这幅画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数家白板鱼鳞屋,几道青渠燕尾波”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房屋比作鱼鳞,生动地描绘了房屋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的景象;而“青渠燕尾波”则描绘了水渠的形状和水面的波纹,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

“灯烂漫,舞婆娑”描绘了夜晚的乡村生活,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一片欢腾。而“朱颜暂借酒微酡”则通过“朱颜”和“酒微酡”这两个细节,刻画了人物的喜悦和放松,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欢乐。

最后,“小儿何似香山妪,爱听衰翁赤壁歌”两句,以儿童与老翁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喜爱与传承。儿童像老年诗人白居易一样,喜爱倾听老翁讲述《赤壁赋》的故事,既体现了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一角,既有自然之美的展现,也有文化传承的思考,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贺新郎二首(其一)

双桨将鸣也。投半刺、汝南叔度,丰姿閒雅。

倒屣延君居上座,谈笑风生朱夏。

长太息、娉婷未嫁!

袖出明珠三百斛,是元和、而上开元下。

堪把臂,远公社。

相思久矣相逢乍,立斯须、回帆羯鼓,为君重打。

同学少年多不贱,强半五陵裘马。

谁通道黄钟喑哑?

载酒陈琳荒冢畔,是当年、曾遇知音者。

千载后,尔其亚。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首(其二)

白雪诗盈卷,笑微躯、未堪众嫭,几从严谴。

公也缨冠骖欲解,知己感恩双泫。

身已似、三眠残茧。

洛下重来刘梦得,问种桃、道士花深浅。

陪剑履,两肩展。丹心皎皎风雷显。

佐天家、醴资麴蘖,医需和扁。

社稷臣元推汲黯,过眼白衣苍犬。

清礼数今宵都免。

龙马精神方健在,补宗彝、藻火垂虞典。

歌进酒,烛频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水调歌头二首(其一)

卮酒为酒寿,四座请无暄。

岁星应是方朔,聊复谪仙人间。

叹息佳人空谷,天遣平章风月,暇菜五湖船。

月下雪儿唱,新谱小游仙。泛沧海,窥禹穴,梦邯郸。

绿瞳华发,先生骨貌转翛然。

放迹烟霞之外,高卧羲皇以上,笑拍葛洪肩。

莫向方壶去,少驻一千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