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影抽空弄晚凉,雨苔含碧渍秋光。
漫山桃李春风底,不似幽人意味长。
这首元代诗人魏初的《凌德荣竹石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翠影抽空弄晚凉”通过描绘竹子在傍晚时分婆娑摇曳,透露出一种清凉的气息,暗示了画面的宁静与闲适。次句“雨苔含碧渍秋光”,则通过雨后青苔上的点点碧绿,映照着秋日的余晖,增添了画面的湿润和生机。
接下来,“漫山桃李春风底”将视角转向远处,提及满山遍野的桃李在春风中盛开,然而诗人却说“不似幽人意味长”。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桃李繁华热闹景象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不如竹石画中的那份清雅和深远的意境更能引发人的深层思考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竹石为主,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喧嚣世俗的超脱。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中州元气文章伯,四海今知有使君。
一片济时心未了,风棱亦足张吾军。
行役匆匆力未任,欲因衰懒事幽寻。
诗来重谢多提奖,跛鳖何堪有此心。
剪破湘云一片春,澹横浓远总宜人。
几时跳出黄尘去,此画中间着此身。
瞿塘事去已千古,芦荻花飞两岸秋。
四海升平有今日,卧吹箫管到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