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小酌席上赠张碧溪

人生重相知,正在气谊同。

踪迹苦辽邈,千里念奇逢。

今日登高日,有酒无菊丛。

有无不在物,斯人吾眼中。

抚杯叙绸缪,揽须感霜蓬。

嗟哉南海阔,息老垂天鹏。

亢志堕迂远,末路迷英雄。

两耳醉发热,浩荡倾心胸。

怀策六十年,不肯委无庸。

忧时切空言,嫉邪改欣容。

不平首民政,次第及兵戎。

万理酌得失,万事区私公。

四座寂不哗,但听声鸣钟。

白衣照山林,窃比廊庙功。

谁能述成编,藏于山之空。

后人知子云,其道亦不穷。

劝君再饮酒,长啸延天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九日小酌席上赠张碧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张碧溪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人生重相知,正在气谊同”强调了朋友间知己的重要性,尤其在于志趣相投。接着,“踪迹苦辽邈,千里念奇逢”写出了两人因距离遥远而倍感思念,今日登高共饮,虽无菊花却依然珍视相聚时光。

“有无不在物,斯人吾眼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物质,而在人心。诗人“抚杯叙绸缪,揽须感霜蓬”通过举杯畅谈,感叹岁月如霜,人生短暂。随后,诗人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南海阔”、“息老垂天鹏”象征广阔的胸怀和远大抱负,但又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亢志堕迂远,末路迷英雄”流露出英雄迟暮的无奈,然而诗人仍坚守理想,不愿放弃。“怀策六十年,不肯委无庸”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积极参与政事的决心。接下来,诗人强调公正无私,主张平衡各种事务,使得宴席上气氛庄重而深沉。

“四座寂不哗,但听声鸣钟”描绘出静谧的场景,暗示着诗人的责任感。他自比为“白衣照山林”,希望能为国家做出廊庙般的贡献。最后,诗人鼓励友人继续饮酒,借风声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后世影响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沈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速杨君谦石田记

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

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

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

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

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

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

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

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

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

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

形式: 古风

寄钱允言

虽是经年别,寻常见好诗。

湖南与湖北,相望即相思。

杨柳青霞馆,芙蓉碧玉池。

乾坤知佚老,微咏间清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桑通判

驱驰一倅厌为州,归就高閒未白头。

竹箧理诗春草乱,槽床听酒夜泉流。

农桑旧课今家事,山水清谈昔宦游。

因爱两湖风月好,近时知买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寄大冢宰三原王公

喜见温公载相时,衷心如日鬓如丝。

谦辞高爵身称老,优免常朝帝曰私。

瞰鬼楼台无地起,质神章疏有天知。

酌量气化人瞻斗,平准安危国倚蓍。

富贵焜煌看玉带,功名登载托金彝。

超贤拔俊休遗力,扶植升平此是基。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