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光亭

君山堆翠出危尖,练水浮光照短檐。

夜鹤晓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独安恬。

云来画栋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帘。

还似弃官陶靖节,北窗高卧怕谁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宋朝蒋静所作的《翠光亭》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光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首联“君山堆翠出危尖,练水浮光照短檐”描绘了君山的翠绿与险峻,以及练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映照着亭檐的情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危尖”与“浮光”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山的挺拔,又渲染了水面的柔和,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颔联“夜鹤晓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独安恬”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夜间的鹤与清晨的猿共同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淡然的氛围,而诗人独自坐在胡床上,手持麈尾(一种拂尘),享受着这份宁静,表现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通过对比夜鹤与晓猿的活动,反衬出诗人的闲适与超然。

颈联“云来画栋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帘”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与水面,云朵飘过画栋时,诗人希望它们不要遮挡视线,仿佛是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渴望;而当月光洒向清澈的溪流时,它自由地穿透窗帘,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开放与接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尾联“还似弃官陶靖节,北窗高卧怕谁嫌”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如同陶渊明般放弃了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在这里,诗人自比陶靖节,通过“北窗高卧”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翠光亭》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9)

蒋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蒋帝庙二首(其一)

青骨沈埋恨未休,寒烟深锁旧山愁。

悲风力扫欃枪日,勇气平吞泽国秋。

身殒一朝心报国,功褒千古首凝旒。

当年白羽云头扇,还许仍来得见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蒋帝庙二首(其二)

钟阜巍巍插太虚,祠堂高拱此山墟。

谁言荒草埋青骨,时有仙风扫旧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游白龙山

驻马白龙山,拂石青松下。

云从潭底生,风向松枝洒。

风云了无心,聊随白龙化。

勿谓风云扰,中含闲暇者。

形式: 古风

题毗山

四十年前掉臂游,寺庭荒落易悲秋。

重来气象浑非昔,满院松杉翠欲流。

方外故人惟白骨,壁间陈迹独银钩。

青春祗道堪行乐,独倚僧窗万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