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宫秋夜景象的诗句,充满了淡淡的愁思和孤独感。诗人通过对月光、捣衣声、草迹和帐中的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宫廷夜景。

"长信宫中秋月明"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长信宫在秋夜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和宁静。月亮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思念,这里也许暗示着宫中的某种寂寞情怀。

"昭阳殿下捣衣声"则通过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声音细节,勾勒出了夜深人静时的宫廷生活。捣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晰,它不仅是工作的声音,也可能是宫女们唯一的伴侣。

接下来的"白露堂中细草迹"一句,更是将这种寂寞推向了极致。在月光之下,连草地上的露珠都变得异常清晰,每一个脚印都显得无比珍贵。这里的“细草迹”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许暗示着宫中人的孤独和心事。

最后的"红罗帐里不胜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在华丽而封闭的空间内,情感积累到无法承受的地步。红罗帐不仅是奢侈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隐藏和隔绝外界的象征。这里的“不胜情”则是对前面所描绘景象的深层次情感反应,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感压抑。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了一种既美丽又孤寂的宫廷夜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击磬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失题

桑叶下墟落,鹍鸡鸣渚田。

物情每衰极,吾道方渊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