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湿地的清新景象和初春时节的田园风光。"枉渚雨晴后",诗人以"枉渚"(弯曲的水边)为背景,展现雨后的宁静与湿润,雨后的清新空气和明亮光线仿佛洗净了一切尘埃。"幔坡风暖初","幔坡"可能指的是山坡上的草木,"风暖"则传递出春天微风带来的温暖气息,暗示着生机盎然。
"雁头收芡实",雁儿在雨后觅食,它们在水面或沼泽中发现并收集着芡实(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态循环。"鱼子剥棕榈",鱼儿在水中嬉戏,可能在棕榈树下的浅水区寻找食物,这一画面富有动态感,展现出水生生物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田野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明代诗人李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