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萱

明月沉海底,孤云散梧枝。

遗此丹山雏,哀哀枝上啼。

竹花终再实,逝水不复西。

邈矣返哺慈,□痛亦何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悼萱”为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情感氛围。

首句“明月沉海底”,以月亮隐没于海面之下,象征着母亲的离世,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凉与寂静。接着,“孤云散梧枝”,孤零零的云朵飘散在梧桐树梢,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哀伤的情绪,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写照。

“遗此丹山雏,哀哀枝上啼”,诗人将自己比作失去母爱的幼鸟,在枝头凄厉地啼叫,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深切哀痛。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失去母爱的痛苦与无助感。

“竹花终再实,逝水不复西”,竹子虽然会再次开花结果,但流逝的河水却不再向西流回,这两句诗对比鲜明,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邈矣返哺慈,□痛亦何为”,“邈矣”表示距离遥远,难以触及,这里指对母爱的追忆与怀念;“返哺慈”则借用了燕子反哺的典故,表达对母亲无私关爱的感激与怀念。然而,面对无法挽回的离别之痛,诗人不禁发出疑问:“□痛亦何为?”这四个字留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失去母爱的无奈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菊叹

节前菊花贵,节后菊花贱。

清霜萦故枝,不逐凡卉变。

伊何此世人,遽为眼青白。

婉恋东市头,徘徊西城陌。

万事何不然,徒尔增凄恻。

形式: 古风

积霖平地水数尺毁垣倾屋民有死者感怀一首

滴水讵成川,商羊舞前衢。

沉云瀰八极,积潦浮神区。

浩浩野方割,昏昏莽为潴。

尽室惧颓塌,遍境无完庐。

客子悯中夜,席避空堂隅。

霪威岂不畏,覆厄岂不虞。

东井应候伏,恒阴固将舒。

甫尔垫一壑,苍生尽为鱼。

神禹徒搆思,云师安及诛。

悠悠彼苍者,幽抱何当抒。

形式: 古风

秋日京邸述怀(其一)

芙蓉颖江水,泫露荫芳树。

眷言游宦子,日暮咸阳舍。

辛苦竟何为,芳晨不予假。

安知隗台尘,骏骨千金价。

生不值良乐,岂悔沉枥下。

形式: 古风

秋日京邸述怀(其二)

引领山栖客,误逐尘海游。

风波中道汹,悽恻未旋舟。

弦月时东来,火云亦西流。

沿回箕汉夕,万象肃以秋。

凭危郁秋思,揽涕良自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