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十七夜伤感》,表达了作者对四十二年前往事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中,"四十二年前,今宵最可怜"开篇点题,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今夕的凄凉。"明蟾徒自好"借明亮的月亮寓意美好的事物,却无法慰藉诗人内心的哀痛,"爱子竟长捐"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失去爱子的沉痛之情。
"父母情怀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作为父母的悲苦心境,"乾坤造化偏"则将个人的不幸归咎于天地造化之不公,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最后两句"老来头雪白,不断梦萦牵"描绘了诗人年迈体衰,白发苍苍,对亡子的思念仍然萦绕心头,展现出深深的亲情之痛和岁月的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回忆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失去亲人的哀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