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

太常胸次三湘阔,一洒满林风雨声。

移向鸿山读书处,顿令炎气变秋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溥的诗《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清凉的画面。首句“太常胸次三湘阔”暗示了画面的开阔和夏太常(可能指某位官员或文人)内心的宽广,如同湘江般浩渺。接着,“一洒满林风雨声”生动地刻画了风雨过后,满林树叶在雨水中沙沙作响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韵律。

“移向鸿山读书处”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鸿山可能是寓言中的高洁之地,也可能是实际的书斋名,风雨后的宁静恰好为阅读提供了适宜的氛围。最后,“顿令炎气变秋清”表达了这场风雨带来的显著变化,不仅消除了炎热,还带来了秋天般的清爽气息,寓意着知识的力量能使人的心境如秋水般清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风雨过后的清新与宁静,以及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富有哲理和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193)

徐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二)

琅玕年来不入贡,散作人间彩凤毛。

风雨一番龙茁角,坐看苍翠拂云霄。

形式: 七言绝句

题雪景

雪满前山路欲迷,谁传春信到南枝。

想应兀坐幽窗下,正是新诗得句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望云思亲图(其一)

英英白云在天际,一度看来一惘然。

膝下綵衣何日着,明朝花甲又经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望云思亲图(其二)

望云不得随云去,黄鹄南飞万里秋。

只尺太行山在目,此心千古共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