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室

丁丑孟冬吉,湛子辟烟霞。

虽非鹿门胜,亦携庞公家。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

乐阁在堂前,茹芝在楼头。

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

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

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

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

七曜明天经,三水察地理。

俯仰参两间,其道一而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考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隐逸而富有哲理的学习环境。首句“丁丑孟冬吉”点明了创作的时间,接下来的“湛子辟烟霞”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清静的心境。诗人自比为庞公,暗示自己也有归隐之意。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展现了书房的规模和对经典学问的尊崇。乐阁与茹芝阁的设立,增添了文化气息,而“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则描绘了室外的优美景致,既有学术氛围,又有自然之趣。

“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进一步刻画了居所的幽深与雅致,仿佛置身仙境。“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通过这些活动,诗人寓含了对古代礼仪和知识传承的重视。最后,“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对智慧与力量的向往。

整首诗以空间布局和活动场景,展现出一个既宁静又富含哲理的考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学习环境的构想,以及对知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酬方吏部石泉与烟霞同板筑

石泉在樵东,烟霞在樵西。

同家宇宙内,况复同藩篱。

若欲散沈郁,登高以眺遐。

方子于斯时,不弃来烟霞。

若欲翕发散,入谷听潺湲。

湛子于斯时,不厌过石泉。

春暮方发育,石泉颇幽独。

万水与千山,烟霞堪寓目。

秋冬美朝暾,烟霞颇高寒。

晞发与炙背,石泉宜借眠。

绕泉为盘阻,谁复争子所。

伏虎与盘龙,呵禁乎不可。

诸子游大科,亦须从大路。

有或非吾徒,攻之以石鼓。

形式: 古风

浚烟霞后洞新泉得七石榻

有客晨叩门,劝我浚新泉。

适当连雨天,工暇土脉匀。

发石玉已喷,除壤榻自陈。

布列象斗极,可以坐七贤。

尹公几中尊,次左湛子焉。

邓子居右方,方君左临渊。

甘也接邓膝,南上秩有伦。

馀二若有待,不备惟其人。

清如此泉者,来居无厚颜。

形式: 古风

题万竹台

九龙樵三昧,竹台在九曲。

岩与台近隣,相看爱无俗。

根根一根同,曷以多为喜。

此君正耻独,绕台是君子。

形式: 古风

送赵元默见过烟霞还龙江

南山有隐豹,十日雾雨中。

惄焉忍长饥,引项吸天风。

蟠家曲树底,甘以矢自终。

不啖人间食,卓为汉士雄。

故人扣我关,舒啸凭高峰。

六夕烟霞里,浮云迷去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