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

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

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哪里的初冬最适合享受,初冬时节最适合善良的人居住。
漫长的夜晚,围着灯火相伴,满屋都是书籍和诗篇。
暂时放下登山的木屐,不再驾车去湖泽边游玩。
我所追求的,只是能容纳双膝之地,何需更多空间。

注释

初寒:初冬时节,天气微凉但还不算严寒。
福善居:指善良之人居住的地方会带来福祉。
长宵:漫漫长夜。
登山屐:登山时穿的木屐。
下泽车:指驶往湖泽的车辆。
所安:所求的安身之处。
容膝地:仅能容纳膝盖的空间,形容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而宁静的冬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表达了对初冬时节的喜爱,以及在这个时候能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居所是多么幸福。"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则勾勒出了诗人夜晚独处的画面,他伴随着柔和的灯光,在充满诗书的房间里度过漫长的夜晚,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的文雅生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喜欢阅读与写作,但也懂得适时放松身心,偶尔外出踏青或乘车游览,以此调剂内心的宁静和外界的活力。最后,"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只要能感到满足和舒适,就不需要过多的奢求。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中简单快乐的珍视。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

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

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八)

何处初寒好,初寒肃政台。

官闲免簿领,门静少尘埃。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

庭荒馀老柏,尚有夕乌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七)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檐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六)

何处初寒好,初寒喷玉泉。

折冰流谷口,飞溜落云边。

雀噪聚林杪,樵歌下石巅。

寻幽不思返,坐啸夕阳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