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
为报十年容易别,于今愁悴不如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寄题陟屺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自然景象:在郑州的南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其前的轩楼上,可以看到周遭的风光和远处的渭水。这种景色通常给人以宁静与超脱之感。
“为报十年容易别,于今愁悴不如先。”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体验。十年前的分别似乎轻易而过,但现在回想起来,却感到愈发的愁绪和不满。这反映了人生中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难以重回的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它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情感与哲思相结合的特色。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篱下多新菊,渊明归思长。
主人方爱客,未得傲羲皇。
君念东归日,应须昼绣荣。
当令故关吏,还识弃繻生。
文藻兼名理,三吴第一贤。
乡心几千里,飞雁满秋天。
杯盘丰腆胜陶令,园沼繁华减白家。
惆怅佳辰掩蓬荜,不陪高会赏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