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秋天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联“腹非经笥且便便,枕畔黄庭只一编”,诗人以“腹非经笥”自谦,表示自己并非饱读经书的学者,而是以《黄庭经》为伴,享受着简朴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这里,“黄庭”不仅指道教经典,也象征着内心的修养与追求。
颔联“多病倩人收药饵,寡交无客寄鱼笺”,描述了诗人的健康状况和社交情况。他因多病需要他人帮忙收集药物,日常生活中少有访客,仅以书信往来。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又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对健康和友情的珍视。
颈联“风前几榻秋如水,洞里烟霞日似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的生活场景。几案上摆放着书籍,如同静谧的水面,而洞中烟霞缭绕,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悠长。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境界。
尾联“谁道囊空恐羞涩?临溪饮马亦投钱”,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回应了人们对“囊空”的担忧。即使口袋空空,他也能在溪边饮水时,投下铜钱作为对自然的礼赞。这不仅是对物质匮乏的一种豁达态度,也是对生活细节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简朴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精神世界的深深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