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江二君

偶向严堂吊子陵,布衣携手远相迎。

乍亲冠盖谈谐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正好辛勤缘齿少,最难遭遇是时平。

李频乡党玄英裔,皆合工诗取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偶尔去严父的祠堂凭吊子陵,朴素衣着的朋友远远来迎接。
初次与官员交往,谈笑不多,但在山林中久居,心灵自然清净。
正当年富力强,却因牙齿问题勤劳受限,最不易遇到的是太平盛世。
李频身为同乡后辈,是玄英的后代,都应以擅长诗歌而闻名遐迩。

注释

偶:偶尔。
向:前往。
严堂:父亲的祠堂。
吊:凭吊。
子陵:指严子陵,东汉隐士。
布衣:平民百姓。
携手:手牵手。
远相迎:远远地迎接。
乍:初次。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
谈谐:交谈嬉笑。
骨自清:内心自然清净。
辛勤:勤劳。
缘齿少:因为牙齿问题。
时平:太平时期。
李频:人名,唐代诗人。
乡党:同乡。
玄英裔:玄英的后代。
工诗:擅长诗歌。
取盛名:获得盛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丁谓所作,题目为《赠方江二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严子陵和方江二君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纯洁生活状态的向往。

"偶向严堂吊子陵,布衣携手远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情景,诗人偶然前往严子陵所居之处,与其穿着简朴之服,携手从远方来到,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乍亲冠盖谈谐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诗人通过“乍亲冠盖”表达了与严子陵之间的亲密交流,以及他们共同讨论文学艺术之事。"久住林泉"则说明了严子陵长期居住在自然环境中,这种生活使得他的心灵变得异常清澈。

"正好辛勤缘齿少,最难遭遇是时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以及这样的相遇在平凡的岁月中是多么不易。

"李频乡党玄英裔,皆合工诗取盛名。"

这里提到的“李频”和“方江二君”都可能指的是当时有才华的文人,他们的文学才能均已声名远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于清净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士的尊重与仰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追求纯粹文学创作和高尚品格的愿望。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外写龙鸾质,中含日月辉。

帝家金错重,人世玉荣稀。

掩匣隋珠秘,开奁赵璧归。

不须矜百鍊,轩鉴洞幽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心极鹏抟远,形将鹗立孤。

尚惭同隼击,宁肯截鸳雏。

六翮风雷疾,双骹枳棘枯。

大蒐如展礼,聊用助三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鲁史标嘉瑞,周诗颂太平。

屡游灵畤地,数立纪年名。

矩步规行迹,含仁抱义情。

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五言十韵

叨窃逢嘉会,孤单荷曲成。

高车陪上宰,密座厕群英。

步武清华地,优游侍从荣。

勤劬期薄效,忠谨誓明诚。

方畏官箴失,俄惊宠命行。

冒恩心易感,恋圣意难平。

未副宵衣念,宁安昼锦情。

摇摇千里棹,眷眷九重城。

茜旆辉登路,琼章耀去程。

子牟牵望处,金阙玉为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