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
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戊辰岁江南感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自己对于过去某些时刻和事件的回忆与思考。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点滴的追念和对现实处境的迷茫感。在“忽忽”一词中,可以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迅速和无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寻觅。
"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感慨。他提到自己年纪已高,经历了动荡的年代,而出生和成长于相对安定的时期,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桃李作为春天的象征,没有了主人的关照,而杉松寺则是诗人心中的一处期待之地。这两种意象构成了对比鲜明的情感寄托,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人问津的哀愁,另一方面又显露出对于某种精神寄托的向往。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过去吟咏子山之赋,而现在却感到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拖延。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豪,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时光荏苒、自我反省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且丰富的,它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和反省。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
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
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
不堪思翠巘,西望独沾襟。
永日还欹枕,良宵亦曲肱。
神闲无万虑,壁冷有残灯。
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
寻思到何处,海上断崖僧。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莫染亦莫镊,任从伊满头。
白虽无耐药,黑也不禁秋。
静枕听蝉卧,闲垂看水流。
浮生未达此,多为尔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