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
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
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
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
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
至今梦汹汹,呼禹济广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十月十三日夜晚泊舟于白沙江口的情景。首句“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写出了船只停靠岸边,任由北风主宰的态势,展现出江面的开阔和风力的强大。接着,“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运用比喻,形容月光下的江面,如同百笮(竹索)般笔直,景色冷峻而壮丽。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江景,绿色的江水在月光下流淌,黄色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形成一幅宁静而略带凄迷的画面。诗人与船夫们“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深夜里仍有守夜的号子声,增添了江上的生活气息。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与鸥鸟相伴,忘却了岁月的流逝。随后,“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寓意着诗人想要挣脱尘世束缚,期待命运的转变。最后两句“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表明诗人面对困难有坚定的信心,愿意舍弃琐事,勇往直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坚韧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北来哺慈乌,南归护尔雏。
昨夜云飞雁,相随我不如。
大父无恙时,刻意教子弟。
归扫松楸下,泪我万里涕。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
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径。
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
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