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
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这首诗描绘了弹筝人的技艺高超,音乐之美如同琼柱之上的金丝般珍贵,秦地的古韵在赵地的曲调中流淌。"流徵含阳春",筝弦上流淌出的音符仿佛是春天的阳光,温暖而充满生机。"美手过如玉",弹奏者的手指如同温润的美玉,轻盈地在筝弦上滑过,创造出美妙绝伦的乐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弹筝艺术的魅力与演奏者的精湛技艺。
不详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游鱼迎浪上,雊雉向林飞。
远村云里出,遥船天际归。
朝出屠羊县,夕返仲宣楼。
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
汗轻红粉湿,坐久翠眉愁。
传声入钟磬,馀转杂箜篌。
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
何如今两到,复似凌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