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夕风月顿清独坐中庭夜分不寐翛然四顾寂无人声如在尘外作诗一首以写一时之适

邻家双井桐,下有羃翠庭。

晚来微风过,已复含秋声。

归舍对环堵,筠窗亦泠泠。

月轮正行空,洗光自东溟。

常星为失色,肯与纤云并。

廓如净琉璃,中有玉鉴明。

太虚本无滓,心目固自清。

浩然天壤间,洞视万古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坐在庭院中,感受风月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从双井桐的翠绿庭院到月轮的明亮,再到天空的清澈,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画面。

“邻家双井桐,下有羃翠庭。” 开篇即以双井桐和翠绿庭院渲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为后续的静谧氛围奠定了基础。

“晚来微风过,已复含秋声。” 描述了傍晚时分,微风吹过,带来了秋天特有的声音,增添了季节的韵味。

“归舍对环堵,筠窗亦泠泠。” 表达了诗人回到住所,面对简陋的居所,却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月轮正行空,洗光自东溟。” 描绘了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其光芒仿佛来自东方的海洋,给人以纯净、深远的感受。

“常星为失色,肯与纤云并。” 指出了星星因月光的照耀而失去了光彩,不愿与轻薄的云朵相提并论,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

“廓如净琉璃,中有玉鉴明。” 以净琉璃比喻天空的广阔与清澈,其中蕴含着如同玉石般明亮的光芒,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纯净与美丽。

“太虚本无滓,心目固自清。” 指出宇宙本身纯净无瑕,人的心目也因此变得清明,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感悟。

“浩然天壤间,洞视万古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天地之间,洞察古今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深邃思考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超脱的意境。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数日春物甚丽坐阅岁华偶成古句

东皇驾苍龙,超忽了八区。

清明风从冰轮际,转入厚地潜嘘嚅。

周行无间寂无迹,但见动植咸照苏。

赩如醇醪入花骨,冻块一一成丰腴。

花光照空日色醉,天宇荡滉青莲敷。

烂霞涨渌万堆雪,剪刻不用施铅朱。

铜丸昼漏五十刻,衔烛缓辔经天衢。

游人正与春物竞,汲汲磨蚁同驰驱。

固知一气共舒惨,机关默动非人须。

孰居无事主张是,绣黼万象归无馀。

青黄赤白岂有意,应见略似摩尼珠。

区中代谢未有极,故自有物无荣枯。

形式: 古风

陈君学正草堂成提点大夫梅十五丈有诗且蒙借示见邀同作谨次原韵因以叙怀

行藏固殊涂,臭味非一族。

或峨冠攫金,或被褐怀玉。

持身凛冰渊,或洞洞属属。

和光略畦町,或落落碌碌。

或来仪帝庭,或去隐王屋。

堆豗肉生髀,驰骛趼重足。

或委馀膏粱,或不厌杞菊。

或翚飞千柱,采错煖金绿。

或蜗盘四壁,分光待邻烛。

要之皆幻寄,眇矣太仓粟。

明冥默乘除,塞马更祸福。

陈公作茅斋,足以媚幽独。

苟全真易成,知足定不辱。

有门昼常关,何必在岩谷。

向来万金堂,奔走九州牧。

一朝巢自焚,始悔突不曲。

何如东郭舍,椽柱随把束。

翛然已忘世,肯叹硕人轴。

我今客吴门,饥卧谢仆仆。

年来寄蓬茨,慕此高让俗。

室中了无藏,鼠窃屡驱逐。

衰怀百念冷,对境无可欲。

穷通如四序,损益正三复。

衡门可栖迟,薄酒等醽醁。

吾闻老聃言,为腹不为目。

形式: 古风

十月五日集季野家归作

贤愚孰无营,急景信可惜。

如何阖庐城,乃有此闲客。

怀安岂初志,运甓有馀力。

相从无何乡,邂逅一日适。

虚窗得朝阳,寒凛作春色。

琴书罗棐几,一一净如拭。

画沙见奇踪,落屑非近识。

似追永和还,未觉正始隔。

峥嵘衡霍囿,莽苍云梦泽。

时华玄低卬,幽鸟共深寂。

谁驱此变幻,戏纳方丈域。

惭公倾春酿,浇我忧思积。

岂无车公语,顾匪伯仁匹。

长檠蜡华摧,起视霜月白。

酣歌美清夜,拥髻侍通德。

参差吐幽妍,凿落滟芳碧。

觥筹不留行,为问此何夕。

言归谢主人,五斗安可极。

形式: 古风

戏示江协律汉

酸寒北山尉,憔悴孔州守。

枯鱼同处陆,濡沬赖诗酒。

当时年尚壮,意气亦何有。

祇今双鬓华,十载一回首。

仕初君似遇,游倦吾已丑。

邂逅记昔游,空嗟汉南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