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梁参政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

鸡鸣何预人,推枕中夕起。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

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远冲三伏热,前指九月水。

回首长安城,未忍便万里。

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平生实易足,名幸污黄纸。

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

颇闻匈奴乱,天意殄蛇豕。

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

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漂泊无定,志士痛恨虚度光阴。
鸡鸣声与我何干,拂晓时分从梦中醒来。
游历本无奇特之处,官场沉浮使我腰折。
流浪生涯使头发斑白,悲伤叹息泪水洗面。
晚年奔波在巴峡,辛劳只为换取温饱。
顶着酷暑穿越三伏,期待秋水带来凉意。
回望长安城,不舍万里归程。
袖中藏诗拜访东府,再次恳求机会。
一生其实知足,名声有幸写在纸上。
只忧虑死后无声,功绩未能流传青史。
听说匈奴作乱,上天似乎要铲除恶兽。
何时能有英勇之师,洗雪渭桥之耻。
士各有擅长之处,学者不应被轻视。
披阅军书于覆毡之下,不畏寒冷手指冻僵。

注释

浮生:漂泊的人生。
无根株:没有根基。
志士:有志之士。
惜浪死:痛惜虚度光阴。
鸡鸣:清晨鸡鸣。
何预:与...有何关系。
推枕:掀开枕头。
中夕:半夜。
游也:游历。
腰折:身心疲惫。
流离:流浪。
鬓成丝:头发斑白。
残年:晚年。
斗米:少量粮食。
远冲:冒着。
三伏热:酷暑。
九月水:秋水。
未忍:不忍心。
袖诗:袖中藏诗。
叩东府:拜访官府。
求望履:请求机会。
平生:一生。
易足:知足。
污黄纸:写在纸上。
死无闻:死后无声。
功不挂:功绩不被铭记。
匈奴乱:匈奴叛乱。
天意:天命。
殄蛇豕:铲除恶兽。
嫖姚师:英勇之师。
渭桥耻:历史耻辱。
儒生:学者。
未宜鄙:不应被轻视。
覆毡:覆盖毛毡。
草军书:草拟军书。
寒堕指:冻僵的手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投梁参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事的忧虑。首句“浮生无根株”揭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接着“志士惜浪死”表达了有志之士不愿虚度光阴的决心。诗人以“鸡鸣何预人”自问,暗示自己即使在困顿中仍能及时起身奋斗。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表明诗人虽才华出众,却在官场遭受挫折,形容自己的疲惫与失落。“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则描绘了诗人因岁月流逝和仕途不顺而心力交瘁的形象。

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为了生计远赴巴峡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秋天找到更好的机会。他表达出对故乡长安的眷恋,同时向梁参政投诗求助,希望能得到援引。诗人认为,尽管自己生活简朴,但追求的是名声能留下痕迹,而非富贵。

最后,诗人关注国家局势,提及匈奴作乱,表达了对荡平叛乱、雪耻复国的渴望,并鼓励士人各展所长,包括文人也应有所作为。诗中“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和对军事行动的献身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际遇感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巢五咏(其四)折墨

鸾胶捣松烟,成此金石姿。

虽以刚故折,挺特终不移。

微功在简册,敢惜身蹈危。

虽非破砚文,永世亦有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抚州上元

江月微云外,街泥小雨馀。

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

羁雁同身世,新霜上鬓须。

明年更清绝,渔火对茅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圮略尽而规模尚极壮丽过之有感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宇。

筑宫奔走谁敢后,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帝师丞相领使君,侍晨校籍纷如雨。

洛阳临淮小睥睨,御史立奏投裔土。

从来桑门喜嘲竞,举国冠巾噤无语。

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霓旌仙仗空遗堵,甃缺台倾知几春。

牧儿驱牛齧庭草,谁记剑佩来朝真。

斜阳却上笋舆去,沟水泠泠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拟古四首(其三)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

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

橘柚禹包贡,后世称木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