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骚

举世昏昏醉未醒,独醒寂寞楚江滨。

后人爱把离骚读,不道离骚误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全世界都沉醉未醒,唯我清醒在楚江边感到孤独。
后世的人喜欢研读《离骚》,却不知《离骚》误导了后世许多人。

注释

昏昏:形容沉迷或糊涂的状态。
独醒:指自己清醒,与众人相反。
寂寞:形容孤独、冷清。
楚江滨:楚地的江边,这里可能特指长江。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古代文学名篇。
误后人:指《离骚》的思想或内容对后世产生了误解或误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茵的作品,名为《读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的文学批评观点。

“举世昏昏醉未醒”一句,用了“举世”来指代广泛的人群,“昏昏”形容人们如同沉浸在迷雾之中,无法清醒过来。这里的“醉”不仅是字面上的饮酒过量,更有比喻意义,暗示大众对于文学作品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紧接着,“独醒寂寞楚江滨”一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清醒与孤独。诗人自比为“独醒者”,在楚江之滨感受到的是一种寂寞的情绪,这里的“楚江”可能是指古代的楚国地区,或者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寄托。

第三句“后人爱把离骚读”中,“后人”泛指历代读者,而“离骚”则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表达了强烈悲愤和不平之气的长篇抒情诗。这里诗人指出的是人们普遍喜爱阅读《离骚》,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吸引着读者。

最后一句“不道离骚误后人”则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批评,表达了诗人的担忧。这里的“误”字用得非常精妙,既可能指《离骚》本身的复杂性让后来的读者难以索解,也可能是在说后人过分迷恋《离骚》的艺术风格,忽视了其他文学价值,从而在文学创作上产生了误导。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透露着对文学批评的深刻洞察。通过这短短四句,叶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学智慧和独到的艺术眼光。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饯友归侍

闽江闽山相对青,照人肝胆寒如冰。

路旁脩松夹古桂,风鼓吟髭月随袂。

君有莱衣我独无,此乐不能与之俱。

老夫耄矣君年少,喜见功名将远到。

归欤归欤盍归欤,长途玉汝千金躯。

来秋来作广寒客,相携醉舞红尘陌。

形式: 古风

寄所思

淅淅竹下风,活活桥畔水。

萧萧掩柴荆,去去隐君子。

夙夜劳我思,之德洵且美。

瞻彼南山阿,有桂发丛蕊。

奋手折其荣,怀袖香盈只。

愿为灵鹊飞,递声入君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越倅

几欲扁舟载雪来,可人风月相蓬莱。

因思渭北吟春树,消得江南寄早梅。

应接山川公事省,主盟觞咏旷怀开。

何当身与浮云似,朝暮飘飘往又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一)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