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海绝顶

天风吹客上,断竹翼我身。

廓然老目开,得见天地新。

大海滃其前,万象趋嘉门。

乱嶕嶪相持,黄牛三寸蹲。

太空积终古,一气还浑沦。

日车昼夜转,烂烂推星辰。

长江飘素带,巨湖注盈盆。

众川尽小心,东流奉至尊。

却望三神山,缥缈失金银。

欲把东皇衣,垂须拂小臣。

阳乌忽以堕,朱鸟来翂翂。

安得千巫咸,一一招古魂。

同临晞发叟,洒涕迸奇文。

尺五天下语,地上应不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望海绝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天风吹客上,断竹翼我身”展现了诗人乘风而上的豪迈,如断竹般坚韧。接着,“廓然老目开,得见天地新”表达了眼界开阔后对天地万物的新鲜感受。

诗人远眺大海,“大海滃其前,万象趋嘉门”,展现了海的广阔和万物汇聚的壮观景象。接下来,他运用比喻描绘山势,“乱嶕嶪相持,黄牛三寸蹲”,形象生动。诗人感叹时间的永恒,“太空积终古,一气还浑沦”,日月星辰在其中昼夜旋转。

长江与湖泊被赋予动态,“长江飘素带,巨湖注盈盆”,象征着江河的谦卑和奉献。诗人渴望能召唤古人的灵魂,“安得千巫咸,一一招古魂”,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诗人遥望神话中的三神山,感叹其虚无,“却望三神山,缥缈失金银”。他甚至想穿上太阳神的衣服,以示敬意。“阳乌忽以堕,朱鸟来翂翂”描绘了日落的景象,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处,诗人期待能与古人一同交流,“尺五天下语,地上应不闻”,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对知识无尽探索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56)

李邺嗣(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慰公夜听老僧说大龙湫余为述其语

两山劈相对,体凹而头出。

怒势角终古,欲磕仅不磕。

飞瀑自顶来,悬喷下离壁。

惊飙忽吹过,左抟或右结。

急裹万串珠,疾圜千捧雪。

立下触巉岩,一跌扑再跌。

回飙忽吹转,团物上未擘。

磕石复一响,片片始飘屑。

风伯太奔忙,雷君喊无歇。

百灵不暂停,混沌至今日。

慰公适语我,夜同老僧榻。

听说大龙湫,惊起唤奇绝。

恍若置此中,狂叫荡魂魄。

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计睫。

始叹世外奇,天地偶一设。

老僧既善状,得过慰公舌。

慰公既善谈,得入杲叟笔。

山神最遥待,高僧与词伯。

请更说匡庐,泉声落三叠。

形式: 古风

胥潮行

八月高飙天上来,胥江叠浪如山堆。

伍相扬威不可触,秦皇当渡空徘徊。

雷驱雪拥洪涛起,北赭南龛愁对峙。

白马疑奔练影中,素车隐动鞞声里。

鸱夷之器未飘风,属镂之铓尚吐虹。

野麋才入夫差苑,蔓草旋生句践宫。

吴亡越霸期须度,独有灵胥难霁怒。

涌势常愁地轴翻,倾波若向天关注。

胥江涛险有如此,不烦铁锁沉江底。

饮马谁教水伯逋,控弦谁使阳侯徙。

吁嗟乎巨壑填盈精卫石,朝可枯潮夕枯汐。

兰亭夜抱冬青枝,累累之涕不可绝。

形式: 古风

杜鹃行

春风漫漫百草绿,登台独展伤春目。

惜别初弹蜀国弦,怀归再理巫山曲。

巫山迢遥隔万里,怨鸟一声空裂耳。

但知今日鳖灵尊,还念当时旧天子。

蚕丛之国辟何年,鱼凫城郭随飘烟。

赤楼嵯峨不可见,碧鸡金雁俱茫然。

故国兴衰不复数,中夜号呼亦何补。

北向犹哀洒血多,倒悬更诉髡毛苦。

世间代谢须臾事,汉寝唐陵尽何处。

鸿雁终依岁往来,山川难促人归去。

江头细鸟抑何仁,千年礼节尚人臣。

愿采琅玕饲天种,阿阁为巢以奉君。

形式: 古风

久客归

客行二十年,记老不识少。

改尽故须眉,昨夜边场到。

忆昔城东开万户,城口浮梁接江浒。

出关收鱼若收租,大船半泊新安估。

庙前市马金障泥,古渡桃花斗眉膴。

今来陵谷何易迁,夹路小坊尽草莽。

独行空巷白日疑,放?西邻一寡姥。

黄门甲第当衢开,老兵横卧自称主。

郭外古坟有我亲,白杨树倒供斤斧。

久客无家还欲行,儿骨先愁不傍父。

飘叶终身思本根,及到谁知益酸苦。

几时真得洗甲兵,尽使流人归旧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