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四)茶词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临江仙·其四·茶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这两句描写的是春日里与美人共饮龙井茶的情景。红袖指的是侍女或佳人的衣袖,而“促膝”则是形容彼此亲近的状态。“龙团”特指龙井茶,形状如同团状,“破”字用得极妙,既表明了开启新鲜感官体验,也寓意着打破平日的单调。

"高标终是绝尘氛。" 这句诗中“高标”可能指的是高洁的品格或高远的志趣,“绝尘氛”则形容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纯净高雅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 "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描绘了夜晚点燃蜡烛,茶香与烛光交织的氛围,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感悟。“两箱”可能是指存放茶叶的器具,“留烛影”则是在静谧的夜晚留下烛火的映照,而“一水试云痕”则形容通过流水来观察天气变化,寻找自然中的奥秘。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 这里写的是品茶之后,那清新的感觉如同清风拂面,而唇齿间还残留着茶的余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回味。

"离情凄咽更休论。"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淡然面对离别之情的态度,似乎在说尽管离别令人心伤,但也无需多言,只需静心体会。

最后两句 "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银鞍”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马具,与“和月”相连则是形容夜晚月光下的宁静场景;而“金碾”则指的是用于制作茶叶的工具,这里的“为谁分”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独自享用或是对人生旅途中难以长久的美好时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品茶之乐,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行道桥南无酒卖,老天犹困英雄。

形式: 押[东]韵

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

窄轻衫,联宝辔,花里控金勒。

有底风光,都在画阑侧。

日迟春暖融融,杏红深处,为花醉,一鞭春色。

对娇质。为我歌捧瑶觞,欢歌动阡陌。

□似多情,飞上鬓云碧。

晚来约住青骢,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笑天涯,还倦客。欲起病无力。

风雨春归,一日近一日。

看人结束征衫,前呵骑马,腰剑上、陇西平贼。

鬓分白。只可归去家山,无田种瓜得。

空抱遗书,憔悴小楼侧。

杜鹃不管人愁,月明枝上,直啼到、枕边相觅。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