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感兴六首(其二)

秦皇肆吞噬,王白亦雄哉。

汉祖仗黄钺,韩彭后先来。

仁暴虽异趋,戡定各奇才。

悠悠千载下,文胜武略颓。

貔貅百万辈,孰是长城材。

虎卧不脱爪,天行不废雷。

干羽格有苗,兹运久未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辛亥感兴六首(其二)》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展现了对秦始皇、汉高祖等帝王统治手段与才能的评价。首句“秦皇肆吞噬”描绘了秦始皇的霸气与扩张,而“王白亦雄哉”则肯定了他的雄才大略。接下来通过汉高祖和韩信、彭越的并举,展示了不同帝王的戡乱之功和独特才能。

诗中“仁暴虽异趋”暗示了仁政与强权的不同策略,但都能达到平定的效果。“戡定各奇才”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物的非凡才能。然而,诗人感慨千年之后,“文胜武略颓”,似乎认为在和平时期,文治的影响力超过了武功。

“貔貅百万辈,孰是长城材”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质疑,意指尽管兵多将广,却难以找到像古代那样能捍卫国家的真正栋梁。“虎卧不脱爪,天行不废雷”运用比喻,表达出即使在平静时期,国家领袖也应保持警惕和威严。

最后两句“干羽格有苗,兹运久未回”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指如舜帝用干戚之舞教化百姓,但时运未见逆转,暗含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思考。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感兴六首(其三)

大运日颓下,皇风返无期。

区区二三子,乘时各扬眉。

声名动京阙,举世钦所为。

吾观古人作,举措不如兹。

悠悠叹升沉,我独伤此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辛亥感兴六首(其四)

汉王仗三尺,陆贾陈诗书。

齐客工弹瑟,其王乃好竽。

为业非不精,凿枘将焉如。

入水须操舟,陆行须驾车。

君看屠龙手,终年不食鱼。

形式: 古风

辛亥感兴六首(其五)

仲淹归乡闾,荣光照江东。

散帛分族人,府藏一时空。

明年买义庄,倾橐无吝容。

向来西山下,平田正春农。

老稚各欣欣,乡里自成风。

仰止慕芳躅,咄嗟吾道穷。

形式: 古风

辛亥感兴六首(其六)

急湍无漫波,高冈多烈风。

君子抱奇节,安能与时同。

譬彼松柏姿,岂杂萧艾丛。

水浊不污月,道丧身乃穷。

谁云唐虞远,大运不再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