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游石门洞》。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览石门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以雁山的两处瀑布开篇,引出对石门洞新奇景观的期待。诗人饱览过雁山的壮丽景色,这次又有了新的发现——石洞的流水,仿佛洗净了双眼,让人心旷神怡。
颔联“欲向故乡寻白鹿,先来仙隐访青牛”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想要在寻觅故乡的白鹿时,先去探访仙人隐居之地,寻找青牛的踪迹,暗示了他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追求。
颈联“破荒喜诵刘郎句,跻险思从谢客游”中,“破荒”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未知的兴奋与好奇,“喜诵刘郎句”则表明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作品的喜爱,希望能在游览中找到灵感。“跻险”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渴望探索未知的决心,而“思从谢客游”则是对东晋文学家谢灵运的追慕,希望像他一样在山水间留下足迹。
尾联“天下林泉看未足,分将身世早休休”总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感慨。他认为,尽管天下美景尚未完全领略,但已经足够让他感到满足,甚至萌生了退隐之意,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