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芝房苍筤谷图

湘山宜竹天下知,小者苍筤尤繁滋。

冻雷破地锥倒卓,千山万山啼子规。

子规声里羁愁偪,有客长安归不得。

北风吹梦落潇湘,晓侍金闺泪沾臆。

画师相从询乡里,为割湘云入湘纸。

眼中突兀见家山,数间老屋参差是。

频年兵气缠湖湘,杳杳郊坰驱豺狼。

避地愁无好林壑,桃源之说诚荒唐。

还君兹图三叹咨,一言告君君勿嗤。

楚人健斗贼所惮,义与天下同安危。

会缚湘筠作大帚,一埽区宇净氛垢。

归来共枕沧江眠,卧看寒云归谷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名臣左宗棠题赠孙芝房的《题孙芝房苍筤谷图》,通过对湘山竹林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湘山宜竹天下知”,赞美湘山竹子的茂盛,暗示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接下来通过“冻雷破地锥倒卓”形象地描绘春雷唤醒竹笋生长的情景,以及“子规声里羁愁偪”表达出诗人自身的羁旅愁绪。

诗人以“有客长安归不得”暗指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乡长安,北风吹梦至潇湘,表达了思乡之情。画师询问乡情,引出“割湘云入湘纸”的画面,象征着将家乡山水融入艺术创作,寄托思念。

“眼中突兀见家山”表达了对家乡景色的强烈怀念,而“频年兵气缠湖湘”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动荡不安,诗人感叹桃源般的隐居之地已不可得,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期待有一天能扫除乱世,恢复安宁,与朋友共享宁静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愁,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左宗棠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题顾超秋山无尽图

行尽秋山路几重,故山回首白云封。

阿超知我归心急,为画江南千万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临洺关感事

剧盗窥三辅,雄关峙百寻。

宵行臣道苦,薄谴主恩深。

鸟雀荒原下,莓苔断堞侵。

凋伤惜元气,搔首感难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日感怀(其一)

长安嘹唳雁飞鸣,杰阁登临四野晴。

庾岭南来浮积翠,大江东去作秋声。

艰危孰展匡时略,侪辈能成后世名。

我欲钧天寻旧梦,苍茫云树隐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感怀(其二)

征调频烦杼柚空,疮痍调护赖年丰。

歌兴瓠子河流阔,浪溢蒲昌海气雄。

三辅凉风摧落叶,九重天语问哀鸿。

流民安集诚何策,都在宵衣旰食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