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竺兴福寺新阁五首(其四)

乳窦峰前路不穷,穿林踰岭浙江通。

紫阳山雨钓台月,消得潮头几信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乳窦峰前道路无尽,穿越森林翻过山岭直通浙江。
在紫阳山下雨时,月光洒在钓鱼台上,潮水涨落需要多少阵风才能带来消息。

注释

乳窦峰:形容山峰形状像乳头状。
路不穷:道路无尽,意指延伸不断。
穿林踰岭:穿过树林,越过山岭。
浙江:古代地名,今浙江境内。
紫阳山:具体山名,可能指某处著名山峰。
钓台:古代文人垂钓的地方,可能指严子陵钓台。
消得:足以承受,能够抵挡。
潮头:潮汐的浪头。
信风:定期或有规律的风,这里指引起潮汐变化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临之美、心境之豁然。

"乳窦峰前路不穷",诗人在这里设定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乳窦峰前虽然是山区,但道路并不狭窄或难以通行。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既有险峻之美,又有可攀登之便的感觉。

"穿林踰岭浙江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这里的“穿”字和“踰”字都传递出一种穿越、超越的动作,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力与流动性。而“浙江通”,则暗示了一种广阔无垠的视野开阔,江水如同诗人心境一般,宽广而深远。

"紫阳山雨钓台月",这里的“紫阳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在此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象。它与“山雨”相结合,营造出一幅雨后的清新图景,而“钓台月”,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所感受到的那轮明月,它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美,也可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

"消得潮头几信风",这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静态的景物描写转向动态的自然现象。这里的“潮头”指的是江水的波涛,而“几信风”,则是在询问那种风可以使得潮水消退,这里既有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也有对自然规律的探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岭、江以及雨和月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越物我之界,达致心灵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登上竺兴福寺新阁五首(其三)

跳过西湖万万重,半天蓬鬓洗松风。

自惭不得留终日,又向船中入市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上竺兴福寺新阁五首(其二)

面面峰峦杰阁新,好山借我倚栏身。

商量壁记留名易,未是题诗第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登上竺兴福寺新阁五首(其一)

狮子峰高侧见巅,怒飞危欲堕檐前。

千松万竹阑干畔,瘦骨秋寒似雪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紫荆花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