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九)石壁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清风轻拂衣裳,仿佛穿越云霄
在陡峭的山崖之下,我持杖徘徊探索
名胜古图不再复制,大自然的巧妙无需人工雕琢
如同晴空中的云影,朦胧而深远
像水面的微风,轻轻荡漾在平原之上
山崖前的景色时隐时现,美景尚未完全展现
我将运用自然的力量,开凿出平坦的道路
在山腰建屋,长久吟咏,与神仙为伴

注释

清飙:清风。
缥缈:隐约, 隐约可见。
淩:超越。
层巅:层层峰顶。
玲珑:精致。
峭壁:陡峭的山崖。
杖策:手杖。
穷回旋:反复探索。
模写:复制。
大巧:大自然的巧妙。
雕镌:雕刻。
窅:深远。
晴云影:晴空中的云影。
霭霭:朦胧。
青天:蓝天。
飘如:像……一样飘动。
水风会:水面的微风。
石崖:岩石悬崖。
蔽亏:遮挡不全。
真宰:自然之力。
疏凿:开凿。
坦然:平坦。
结茅:建造茅屋。
山阿:山腰。
飞仙: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开篇“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两句,以清新之风拂过山间,衣袂飘扬,宛如游龙,直达云霄,境界开阔。

接着,“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写出了诗人在险峻岩壁下的行走,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威严,也透露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和探索的勇气。杖策作为古代文人出行时用的随身物品,此处也映衬出诗人之所以为诗人的智慧与风骨。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两句,赞美了某位画师的高超技艺,将自然山水之美完美地捕捉于纸上,而不露痕迹,显示出画家的大气与匠心。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尊重和理解。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描绘了山中景象之迷离,又让人联想到超脱尘世的境界。云影随风流转,不可捉摸,正如诗人追求自由与超然的心性。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则是对自然界中水与风相遇时的生动描写,水面虽有微波,但依旧保持着宁静的本质,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完全领略山中胜景的遗憾。石崖之下,或许还有更多美好等待发现,但时间有限,难以尽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则是诗人表达了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自主。通过修持和内省,使心灵得到净化,最终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末尾,“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两句,诗人选择在这山中结庐定居,与大自然为伍,长啸歌唱,仿佛与天界中的神仙相随,表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是一篇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6)

吕同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锁山十咏(其五)来贤岩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至今草木间,英气光离离。

我行得遗迹,酾酒兴遐思。

天风豁然至,吹落琼琚辞。

不惜古人远,但嗟我生迟。

安得五云表,一假黄鹤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锁山十咏(其三)鸣凤洞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誇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污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九锁山十咏(其二)栖真洞

殊庭天柱西,微径罗荆榛。

驱车谷口亭,清气已迫人。

元锁为我开,灵关岂无津。

棋枰俨遗局,乳盖垂空轮。

侧闻千载前,住此多隐沦。

冥翳不可识,抱朴终成真。

仙凡自有分,喧寂难并陈。

叹息取归路,吾犹湿嚣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九锁山十咏(其四)蜕龙洞

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

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

当其未蜕时,幽隐漫尘泥。

既蜕头角成,霄汉参云霓。

回顾昔所蟠,陈迹亦已迷。

况我后来人,危磴重攀跻。

四顾但绝壁,丛筱风凄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