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

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

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

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舟中的复杂情感与所见之景。首句“高秋一叶下梧桐”以落叶象征时光流逝和季节更迭,梧桐叶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含着人生易逝的感慨。接着,“有客扬帆夕照中”,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船帆破浪前行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

“多病百年兼恨别”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以及对离别的哀伤之情,体现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依人千里自途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困顿与疲惫,仿佛前路已尽。

“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意境。夜晚的江面,白露覆盖,鱼龙潜行,冷月之下,黄沙漫漫,草木摇曳于微风之中,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辽阔,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悲凉。

最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许。他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怀念过去,而是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即使归期未定,也要坚定地朝着心中的方向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离别、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15)

徐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项王祠

莫问鸿沟事若何,独留祠宇枕黄河。

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零落绣衣生土藓,欹斜骏马络藤萝。

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健庵太史招集黑龙潭小楼限龙字

小阁凭阑眺远峰,青天一抹露芙蓉。

尘封古殿多栖鸽,木落空潭稳卧龙。

玉局自今归大雅,酒枪依旧属吾宗。

斜阳宫阙参差近,五色云深闭九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禾中赠曾庭闻

庾信飘零似转蓬,江关词赋老逾工。

客程半在青山里,壮志全消白社中。

尚有匡床分上下,曾无破屋住西东。

鸳鸯湖畔轻携手,孤负桃花烂漫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章云李寄怀之作

一夜西风朔雁号,故交书札念同袍。

短人豪气三条烛,把尔新诗八月涛。

过眼浮云随燕雀,多情明月下蓬蒿。

凭君宦达还须早,世路由来重佩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