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熙熙垄亩扇和风,簇簇人烟野意浓。

培溉桑麻沿汲路,经行荠麦省耕农。

饮牛涧暖山摇影,接果枝青藓拆封。

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藤杖尽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田间熙攘扇凉风,村落密集野趣浓。
灌溉之路旁桑麻茂,行走其间忆农夫辛劳。
牛群饮水涧水温,山影摇曳枝头青苔新剥。
酒香花艳逢社日,村民穿芒鞋持藤杖悠闲漫步。

注释

熙熙:热闹。
垄亩:田地。
扇:扇动。
和风:微风。
簇簇:密集。
人烟:村落。
野意:乡村野趣。
培溉:灌溉。
桑麻:桑树和麻。
沿:沿着。
汲路:取水路。
经行:行走。
荠麦:荠菜和小麦。
省耕农:想起农夫的辛勤劳作。
饮牛:让牛饮水。
涧暖:涧水温暖。
山摇影:山影摇曳。
接果:采摘果实。
枝青:枝头青翠。
藓拆封:青苔剥落。
酒熟:酒酿熟了。
花香:花香四溢。
村欲社:村庄准备举行社日活动。
芒鞋:草鞋。
藤杖:藤编的手杖。
尽从容:非常悠闲。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首句“熙熙垄亩扇和风”形象地写出春风轻拂农田,给劳作的人们带来舒适之感。接着,“簇簇人烟野意浓”展现了村庄聚落与田野风光的和谐,透露出浓厚的田园野趣。

“培溉桑麻沿汲路,经行荠麦省耕农”两句细致描绘了农人们灌溉桑麻、行走田间的情景,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有序,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尊重和理解。接下来,“饮牛涧暖山摇影”通过描绘牛儿在温暖的涧边饮水,山影婆娑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接果枝青藓拆封”写的是青苔覆盖的果树,暗示着丰收在望,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事成果的期待。最后一句“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藤杖尽从容”,描绘了村民在花香四溢的季节里准备庆祝节日(可能是春社),穿着简朴的芒鞋藤杖,显得轻松自在,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统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农耕文化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1)

陈文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宣义大师英公相访

三事天衣两字师,长安风月更谁知。

闲骑劣马寻碑去,醉卧荒庐出寺迟。

辞赡不容誇犬子,兴阑兼许吐鱼儿。

左冯假道来看我,正值严冬大雪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失调名

一年一度春来,何时是了。

花落花开浑是梦,只解把人引调。

可怜浮世,等闲过日,却不识,绿水青山,四时都好。

遇笔题诗,逢人饮酒,世间万事,看尽多多少少。

怎得似、羽扇纶巾,云屏烟障,几曾受些儿烦恼。

便乘风归去小蓬莱,听门外、猿啼鹤啸。

形式:

鹧鸪天

内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

徙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

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船。

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桃花

双桨春风款款移,斜阳平半落芳池。

不妨暂向桥边驻,更为桃花了一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