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蘸染木芙蓉,深红间浅红。
锦笼烘夕照,翠袖揖秋风。
艳冶归尤物,凄凉识化工。
拒霜高节在,丹药谩成丛。
这首诗描绘了拒霜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首句“蘸染木芙蓉,深红间浅红”以木芙蓉为背景,巧妙地将拒霜花的深红与浅红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其色彩的丰富与层次感。接着,“锦笼烘夕照,翠袖揖秋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拒霜花比作锦囊中的花朵,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鲜艳,仿佛翠袖在秋风中轻轻致意,生动地表现了拒霜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姿态与韵味。
“艳冶归尤物,凄凉识化工”则表达了拒霜花虽美却难免孤独与凄凉,暗示了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命运,同时也赞美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最后,“拒霜高节在,丹药谩成丛”一句,借拒霜花的坚韧不屈,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对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质价值的事物进行了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拒霜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不详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旅枕罢残梦,明星悬屋椽。
不辞风露冷,欲了东西缘。
云驭方擎日,月轮犹印天。
波波定何事,羞死地行仙。
梅月乍开霁,油云閒卷舒。
溢光穿隙日,浮祲出清虚。
鼓吹蛙声乱,笙簧竹影疏。
雨来三四点,静觉打籧篨。
閒居百不忧,何事武昌游。
旦旦三江口,时时十里头。
个中都是妄,此外竟何求。
生被浮名累,将迎卒未休。
攀援长者车,昧爽踏汀沙。
片玉山衔水,堆金日蘸霞。
风来云外岭,露重竹间花。
好景看如客,心閒即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