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泊舟

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

王化何时北,江流日夜东。

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

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正计划回家的打算,但回家的步伐却更加匆忙。
朝廷的教化何时能扩展到北方,而江水依然日夜向东流淌。
孤舟在山水间漂泊,整夜风雨交加。
世事就这样无常,催促着我渐渐变老。

注释

欲:想要。
谋:计划。
归去:回家。
更:更加。
王化:朝廷的教化。
何时:何时能。
北:北方。
片帆:孤舟。
竟夕:整夜。
雨和风:风雨交加。
时事:世事。
催:催促。
老翁: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的《金台泊舟》,表达了诗人的归乡之志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直接抒发了诗人急于归隐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感。接下来,“王化何时北,江流日夜东”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事无常,暗示朝廷的治理未能如愿北进,而江水东流则寓意时光流逝,无法逆流。

“片帆山共水”描绘出舟行所见的景色,一片孤帆在山水间穿行,画面宁静而孤独,寓含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两句“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诗人感叹世事如斯,只能任由岁月催人老去,流露出对年华易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重到都门效辘轳体

两年不作京华梦,重到湖山事已非。

柳外晚风寒食节,花间天气雨晴时。

阑干独凭莺飞去,帘幕低垂燕未归。

欲托焦桐理心事,满庭芳草又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高斋晚望

才是青山便卜邻,世情那得较纷纭。

露含远岫分为雨,烟起人家去作云。

柳色晴光扶槛入,莺声人语隔窗闻。

高斋独捲重帘坐,花落棋床日未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越山

吴越山分两岸青,遥遥帆影是西兴。

江花历乱如红雨,云树高低似画屏。

钱氏古乡迷鸟道,越王芳草上诸陵。

已知太乙临吴分,晓看祥乌夜看星。

形式: 七言律诗

塞下行赠韦士颖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

长安二月春正浓,长江二月风正急。

城头杨柳雪絮飞,道傍黏雨沱潦湿。

邯郸谁家侠少年,上马意气挥金鞭,下马扫笔大如椽。

兴来一石未能醉,剧饮数斗口流涎。

玉山跌倒扶未起,金鞭留当酒家里。

隔楼彷佛画眉人,相邀夜宿鸳鸯被。

睡魔不醒五更钟,笛声吹断相思泪。

嘐嘐鸣鸡将度关,欲去未去踟蹰间。

道逢项庄把剑舞,楼上美人歌玉环。

划然掣电蛟龙怒,便指南楼问归路。

二千三百里更长,尔备衣粮我屝屦。

青衫著破不堪典,典到青衫共谁语。

世上岂无虬髯汉,散财结客千千万。

岂无燕昭万黄金,筑作高台礼瑰彦。

秦坑汉骂不肯收,自是一番遭薄贱。

唐人科举更糊名,天下英雄消沮尽。

生儿不学去封侯,锥毛弄秃成霜鬓。

世无荆轲樊于期,只今谁复是男儿。

我闻兵凶战危事,愁杀天上蚩尤旗。

人心承平易思乱,中原块土急驱汉。

蔡城未下辟未诛,机来一发不容间。

三边未即妖祲清,天河何时能洗兵。

送君不作断肠客,三尺一骑君西征。

临岐酌酒再三语,今日君王自神武。

此行投笔事班超,不必区区问儿女。

上流夜夜雨如箭,下流炮火惊淮甸。

襄师重屯郢州北,淮师未解长江面。

劝君莫赋横槊诗,楼头正要筹边算。

军前一著天下奇,夜斩楼兰无人知。

露布直到天子墀,六宫欢动龙颜怡。

维清象武献太庙,未央前殿称玉卮。

搴旗斩将不足道,运筹帷幄果谓谁,曰何功第一参次之。

噫吁嘻,帝命我公归衮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