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大火十二首(其四)降神用《高安》

于赫我宋,以火德王。永永丕图,繄神之相。

神之来矣,维其时矣。礼备乐奏,神其知矣。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祭祀大火的庄严与神圣氛围,通过对“火德王”的颂扬和“永永丕图”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之情。"繄神之相"一句,则是指祭祀时对神灵形象的刻画或想象,以此来表达对神的尊重。

"于赫我宋"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认为这是一种荣耀。而"以火德王"则揭示了古人认为火能带来光明与温暖,是一种积极的自然元素。

"永永丕图"一句,虽难以准确解读,但可以理解为对某种永恒不变事物或景象的描绘,可能是指祭祀场合中永远不变的礼仪与神圣感。"繄神之相"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接下来的"神之来矣,维其时矣",表达了祭祀时神灵降临的庄重时刻,而“礼备乐奏,神其知矣”则是说在这样的时刻,人们通过准备好的礼仪和音乐来迎接神灵,并相信神灵能够感知到这些供奉。

整体而言,此诗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活动的严肃态度,以及他们对自然力量与超自然存在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其三)降神用《高安》

小大率礼,不愆于仪。展采错事,秩祀孔时。

维今之故,阅我数度。修厥典常,神其来顾。

形式: 四言诗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其二)降神用《高安》

有出有藏,伏见靡常。相我国家,鉴观四方。

视罔不正,终然允臧。神其来格,明德馨香。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涉江采美蓉

单舟亦折艾,叠舸共采莲。

枉抑莲渚上,折露诚迁延。

风波何浩荡,姿素何清涓。

美人来偏迟,使我心沉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望瘗用《正安》

地载万物,民资乃功。报本称祀,太稷攸同。

礼乐既备,讫埋愈恭。神其降嘏,时和岁丰。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