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二)

南方有良药,神妙难具写。

沉疴一刀圭,无不立愈者。

性烈必瞑眩,色恶如土苴。

仓公一见之,宝爱不忍舍。

欲起国膏肓,先当医苟且。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南方有一种神奇的良药,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
即使是严重的疾病,只要服用少许,都能立即痊愈。
药性强烈可能会让人感到头晕目眩,颜色看起来甚至像泥土一样难看。
名医仓公一旦见到这种药,就非常珍视,舍不得放弃。
要想拯救国家于危难,首先要医治那些苟且偷生的人。

注释

良药:非常有效的药物。
神妙:神奇而难以理解。
具写:详细描述。
沉疴:严重的疾病。
一刀圭:少量药物,比喻极小的剂量。
立愈:立即康复。
瞑眩:头晕目眩。
色恶:颜色难看。
土苴:比喻低劣或不值钱的东西。
仓公:古代名医淳于意的别称。
国膏肓:国家的病患,比喻国家的困境。
医苟且:治疗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奇的南方草药,其疗效极佳,能够迅速治愈顽固疾病。诗中的“沉疴一刀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种药物的强大力量,而“无不立愈者”则表明其治疗效果的普遍性和即时性。然而,这种药也并非没有副作用,“性烈必瞑眩,色恶如土苴”表达了服用此药可能会导致的头晕目眩以及难以接受的苦涩口感。

诗人通过“仓公一见之,宝爱不忍舍”的描述,传递出对这神奇草药的珍视与重视。最后,“欲起国膏肓,先当医苟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用这种药物来救治国家疾病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神奇疗效药材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和国家问题的关怀,以及通过医疗手段改善民生、治愈国病的渴望。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四)

北方有大井,深潜几万寻。

煎为东阿胶,莹彻如球琳。

持此一寸微,可救千丈浑。

世道一以浊,贪风方襄陵。

谁能汲此水,净涤四海心。

形式: 古风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三)

西方有精铁,淬以百鍊坚。

范为三尺剑,烱烱双花寒。

勿以埋厚地,勿以投深渊。

未染蛟龙腥,未睨奸雄元。

丈夫才把握,且以破拘挛。

形式: 古风

时充之访盘溪有诗次韵

圣贤不出此心公,有为为之未必充。

绝学当归三洞左,正源欲障百川东。

坐春立雪谁能继,弄月吟风岂浪从。

方己乌头力应鲜,因循又过一年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李三朝奉哀词

羌与公别兮几二十年,思渺渺兮路曼曼。

棹剡溪兮乘兴,访故迹兮怆然。

下晋齐之拜兮如梦,挑灯道旧兮犹平生欢。

我少公兮六岁,悼彼此兮华颠。

解予佩兮授予馆,言未终兮岁已阑。

会公疾兮孔炽,怛医穷兮技殚。

闻易箦兮数语,意穆穆兮词严。

湛神爽兮不变,验学力兮深坚。

自磐川与玉局兮,交一世之名贤。

宜公之好脩兮,羞芳蕙而糗荃兰。

退静处而莫我知兮,老冉冉其流连。

厌尘世之轇轕兮,倏昭明而遂仙。

幸与公兮永诀,抚往事兮自怜。

言告言归兮迈迈,有怀渭水兮渊渊。

栖迟故隐兮,全纯愚而孤处。

当岁莫之急景兮,闻公窀穸之有端。

皎皎兮懿行,卓卓兮瑶镌。

函泳以适意兮,凤冈樵隐之遗稿。

纂记以广业兮,春秋族系之巨编。

岂待是而不朽,掩既往之孤搴。

兰风之皋兮望不极,歌薤露兮有泪悬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