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曝书亭集后

老去无心典石渠,扁舟归钓小长芦。

排签目笑搬姜鼠,释褐人怜上竹鱼。

旷世才华追屈宋,百年踪迹半江湖。

如何史笔高三馆,空负兰台七上书。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沆的《书曝书亭集后》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自身才情的感慨。首句“老去无心典石渠”,流露出作者年事已高,不再追求官场功名,选择了淡泊的生活方式。次句“扁舟归钓小长芦”描绘了他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泛舟垂钓于芦苇丛中。

第三句“排签目笑搬姜鼠”,通过“排签”和“搬姜鼠”的细节,可能暗指整理书籍的琐事,以及对生活的自嘲,寓含着超脱世俗的幽默感。第四句“释褐人怜上竹鱼”,“释褐”指脱下官服,表现出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而“上竹鱼”则可能是以渔翁自比,享受自然之乐。

第五句“旷世才华追屈宋”,诗人自比屈原和宋玉,表达其出众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留下不朽篇章。然而,“百年踪迹半江湖”,又暗示了他一生漂泊,未能在朝廷大展抱负。

最后一句“如何史笔高三馆,空负兰台七上书”,诗人以“史笔”自比,意指他的文才本应被历史记载,但遗憾的是,尽管多次向朝廷进献文章,却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的洒脱与无奈,以及对文学成就的追求和失落,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10)

汪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绣谷亭题一百八件酒瓷录后同樊榭先生龙泓赵勿药作

玉兰花下同呼酒,爱此名瓷小户加。

饮到清明刚百六,双卮留伴殿春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七烈行

平则门开逆闯入,朝士纷纷争拜贼。

查家烈妇周夫人,慷慨堂前大义申。

昔闻乐羊妻,盗劫不从甘作臡。

又闻高悯女,寇求为婢誓勿许。

彼非须眉尽如此,我曹今当共一死。

娣妇闻姒言,请从地下长周旋。

小姑闻嫂言,含笑不辞赴九泉。

诸女闻母言,齐声抗志金石坚。

就中有妾长跪请,莫因葑菲轻弃屏,有母虽孱同毕命。

周夫人,查烈妇,闻众言,笑拍手。

各各入帷房,密密缝衣裳。

光明一匹帛,齐挂文杏梁。

朝来蛾子排闼过,烈气如生不敢剉。

贞魂如伴魏娥游,劲节还同费氏播。

七人绝,二人苏。迹虽异,心不殊。

呜呼七烈之墓草已宿,七烈之名光岳渎。

形式: 古风

题曹六圃选宋百家诗存后

我披天水史,开宝逮德祐。文章流别殊。

各自辟藩囿。西昆沿五季,遗俗尚?狃。

谁复正始音,鲁公冠厥首。

能事王黄州,训词亦深厚。

继之梅欧阳,灿耀光列宿。

髯苏一代豪,落笔钜鲸扣。

门下四君子,笙簧迭赓奏。

同时濂洛贤,风雅振先后。

虽非春葩荣,至味在醇酎。

纷纷递述作,南渡格变又。

渭南富天才,崇台九成构。

杨监与萧尤,下视匹蓬霤。

石湖颇排奡,简斋剧孤秀。

终逊子朱子,芳润六艺漱。

汐社多环词,噍杀出泉窦。

独爱晞发人,《九歌》可驰骤。

其余盛藻翰,偻指牛毛富。

惜哉五百年,散佚随飘飂。

遂令汲古者,荒荒堕烟雺。

曹君擅石仓,积书屋连袤。

《文鉴》补吕氏,《诗钞》广吴叟。

忆昨上元日,晴雪滴残溜。

肩舆过草堂,丛编出怀袖。

群言汇百家,目眵浩难究。

如入万花谷,遥天列锦绣。

又如对古尊,云雷错鸡蜼。

贱子嗜好殊,读罢一言祝。

变体双井翁,造语独矫揉。

江西诗派图,几辈尚墨守。

九僧格律粗,四灵篇幅瘦。

江湖诸小集,殽核分饤饾。

岂无绝尘句,驽骏不同厩。

兼收与并登,要使无杂糅。

十手急传钞,百卷付刻镂。

鉴别君自精,狂言当我宥。

形式: 古风

读书示查生善长(其一)

屠龙技,非不稀,时无所用让履狶。

作俑子,人共嗔,时有所用贵斫轮。

人生择术何用巧,一艺成名众亦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