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玉殿琼楼。金锁银钩。总不如、岩谷清幽。

蒲团纸帐,瓦钵磁瓯。却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

万事俱休。名利都勾。翼攀缘、永绝追求。

溪山作伴,云月为俦。但乐清闲,乐自在,乐优游。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鉴赏

这首元代明本的《行香子》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隐逸心境。开篇“玉殿琼楼,金锁银钩”,以华丽的宫廷景象反衬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暗示了词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接下来,“岩谷清幽”四字点明了理想的居所——山谷中的简朴生活。

“蒲团纸帐,瓦钵磁瓯”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日常生活,没有金银器皿的奢华,只有朴素的生活用品,反映出词人对淡泊生活的喜爱。“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表达了词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忘我状态,无暇顾及季节更迭。

“万事俱休,名利都勾”直接表达了对名利的看破和放弃,决心不再追求世间纷扰。“翼攀缘、永绝追求”象征着词人断绝了世俗的攀比和欲望,选择了与山水为伴,云月为友的生活方式。

最后三句“溪山作伴,云月为俦。但乐清闲,乐自在,乐优游”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以山水为朋友,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词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心灵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

欲出樊笼。须契真宗。善知识、千载难逢。

宏施捧喝,击碎虚空。却有钳锤,有炉鞲,有机锋。

坐对孤峰。啸月吟风,握龙泉、坐镇寰中。

野犴绝迹,狐兔潜踪。却善调狮,善伏虎,善降龙。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

顿脱尘羁。深处幽栖。兀腾腾、绝处忘机。

绳床石枕,竹榻柴扉。却也无忧,也无喜,也无非。

淡饭黄齑。寂寞相宜。类孤云、野鹤无疑。

策筇峰顶,岩洞闲嬉。但看青山,看绿水,看云飞。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

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

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

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

无物思量。万虑皆忘。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

功课寻常。道行非狂。爱山中、白昼偏长。

翠苔岩洞,绿竹山房。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