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印老并招壁公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形式: 古风

翻译

半生致力于佛法,不以世俗眼光看待我。
不再谈论北固山的禅理,转而去享受长芦的素食。
厅堂中的壁上道人,实乃一位豪杰。
若有心志相投的人来访,谁能说我不愿应召相见?

注释

半生:一生中的一半。
阿印奇:佛法修行者。
俗子:世俗之人。
罢说:不再谈论。
北固禅:北固山的禅学。
长芦饭:长芦地区的素食。
堂中壁道人:厅堂墙壁上的画像或实际的道人。
好汉:英雄人物。
遣意:寄托心意。
招唤:召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寄印老并招壁公》。从字里行间,可见诗人的个性与对友情的珍视。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印老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认为他不像普通人那样平凡,而是有着特别之处。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展示了对友情的深刻认同。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间交流和生活共享的向往。北固禅可能指某个地方或某种状态,而“去吃长芦饭”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渴望。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这里的“堂中壁道人”形象鲜明,描绘了一位在大厅里与壁相对而立的人物。这位人物被诗人誉为“好汉”,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位朋友的高度评价和尊重。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意和招呼。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并通过“谁云可招唤”表明了他对友情的召唤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性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交流与生活共鸣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

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

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

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

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夷白坦然二首(其一)

夷白不应忘北湖,住持事繁无近书。

北湖头白更馋相,何日从之听木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寄夷白坦然二首(其二)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我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江仲嘉

忆昨南宫战,鶱腾实妙年。

操戈万人废,受铠百城连。

器敌南溟大,姿逾白璧坚。

一官聊负弩,四部合磨铅。

取友何蕃俊,论交鲍叔贤。

未聆歌出谷,俄忽愧沉渊。

识字今奚补,能诗昔谩传。

且酬持钓手,那问买山钱。

轩冕亦姑尔,林泉宁偶然。

鸣蛙当鼓吹,短褐等貂蝉。

蹭蹬甘垂翅,虺尵罢著鞭。

纫兰徒自好,怀瑾复谁怜。

末路成悲咤,微躯任弃捐。

尘埃避乌几,香火付华颠。

泫露滋篱槿,飞霜堕渚莲。

幽畦方寂历,寒蝶正便嬛。

挥麈晚洲外,骑鲸高浪前。

尚思终夜语,独想对床眠。

雁逝闻号月,渔归觉扣舷。

剧谈容促膝,痛饮或差肩。

江阔尊罍净,楼空云水鲜。

解衣寻窈窕,脱足弄潺湲。

柁转峰峦碎,帆收橘柚圆。

扪萝且扶惫,曳策每争先。

茗碗遇清赏,齐盂逢旧缘。

偶拈居士句,尝悟祖师禅。

风雨侵芳栋,荆榛翳石田。

病宜篮舆稳,懒任角巾偏。

饭共长腰米,羹分缩项鳊。

故情才款款,只影遽翩翩。

落木非淮树,残霞只楚天。

感时肠屡绝,望远涕频悬。

古堞哀笳动,平沙倦翼还。

野流晴衮衮,汀日淡涓涓。

岂谓游梁驾,来看下峡船。

讵惭门有席,敢叹坐无毡。

陶谢格弥老,欧虞体更妍。

定应随驿使,时到草堂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