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

夜色凉如水,杏花寒不寒。

诗魂牵一缕,绕遍曲阑干。

衣薄秋同样,窗虚月共看。

小鬟閒偶语,似亦怅春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多敏的《三月十五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感伤的春夜画面。首句"夜色凉如水",以清凉的夜色比喻春夜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一丝凉意。"杏花寒不寒"则通过询问杏花是否感到寒冷,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光将逝的忧虑。

"诗魂牵一缕",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句中,仿佛诗的灵魂在夜晚游走,围绕着曲折的栏杆,流连不去,显示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衣薄秋同样",暗示此时虽是春天,但衣衫单薄,如同秋天一般,让人感受到淡淡的凄凉。

"窗虚月共看",诗人与月亮相伴,更显孤独,窗户空虚,映照出明亮的月光,增添了寂寥的氛围。最后两句"小鬟閒偶语,似亦怅春残",通过侍女不经意间的闲谈,透露出对春光消逝的共同惋惜,以少女的惆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敏感和对春残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36)

多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都即事

驮梦轻车出凤城,晓风频点客衣轻。

炊烟竹屋看晨馌,帽影鞭丝趁午晴。

草色半摇迷远道,花枝低亚笑长征。

二千里外江南地,才度燕南第一程。

驱车晓发走春泥,夹岸风微柳絮低。

天暖马嘶芳草地,午晴人过绿杨堤。

数声啼鸟花三月,几个浮鸥水一溪。

未识今宵何处宿,渐看斜照出林西。

形式: 古风

过永定河

晓日风尘暗,披襟乍觉寒。

关山诗句瘦,风水客行难。

波影自明灭,烟痕故曲盘。

长安回首望,云树渺无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赵北口

晓风吹遍柳花低,露叶烟条一剪齐。

十二阑干陂水涨,碧玲珑唱酒帘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济宁舟中

迢迢水国数千里,梦逐寒云过江水。

东风雨雪晓濛濛,一叶往来湿烟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