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四)

楼前高柳翠烟迷,楼外香尘逐马蹄。

风掩歌声春不散,断肠人在画桥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画卷。首句“楼前高柳翠烟迷”,以“高柳”与“翠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那柳树在轻烟中摇曳生姿,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次句“楼外香尘逐马蹄”,通过“香尘”和“马蹄”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江南小镇的繁华与生机,马蹄声声,带起一阵阵香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节奏。

“风掩歌声春不散”一句,将自然界的微风与人的歌声巧妙结合,暗示着春天的旋律无处不在,即使风轻轻吹过,也能将歌声带向远方,让春天的乐章在空气中回荡,难以消散。最后,“断肠人在画桥西”则以一种深情的笔触,点出了画面中的情感焦点。一个“断肠人”独自站在画桥之西,或许是在思念、等待或是感慨,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日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五)

千山罨画拥飞楼,山木苍苍水漫流。

青鸟乱啼花细落,石梁南畔是瀛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画(其六)

苍山曲曲水斜斜,茆屋高低带浅沙。

车马城中尘似海,多应不到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画(其七)

万木缘山过雨青,山回路断水泠泠。

分明记得环滁胜,只欠临溪着小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画(其八)

曲塘风急水横流,百丈劳牵斗石尤。

自古江湖分逆顺,不应回首羡归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